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SPC应用的理论基础 | 第13-33页 |
·SPC的一些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的意义 | 第13-15页 |
·统计过程控制(SPC)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SPC的特点 | 第14-15页 |
·正态分布理论 | 第15-19页 |
·正态分布的概率统计 | 第15-16页 |
·正态分布的性质及特征值 | 第16-19页 |
·差数模型分布理论 | 第19-22页 |
·两种质量诊断理论 | 第22-23页 |
·统计过程分析 | 第23-25页 |
·过程的定义 | 第23-24页 |
·过程的控制模型与过程的反馈模型 | 第24页 |
·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 | 第24-25页 |
·过程控制方法介绍 | 第25-33页 |
·SPC控制图及其作用 | 第25页 |
·控制图的类型 | 第25-26页 |
·X-R控制图的建立与应用 | 第26-28页 |
·过程能力指数及其等级判断标准 | 第28-33页 |
第三章 P-T公司质量概况及SPC的应用 | 第33-45页 |
·P-T公司质量概况及生产流程 | 第33-36页 |
·P-T公司质量管理系统介绍 | 第33-34页 |
·精密连接器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 第34-35页 |
·精密连接器生产过程中关键质量特性的确定 | 第35-36页 |
·SPC在精密连接器生产过程中的实施步骤 | 第36-41页 |
·确定精密连接器需要管控的位置及管控特性值 | 第38页 |
·样本采集的方法及样本采集 | 第38页 |
·样本数据的输入及控制图的建立 | 第38-41页 |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 第41页 |
·过程稳定和异常判定及改进改进方法 | 第41-45页 |
·过程稳定和异常的判定 | 第41-42页 |
·生产过程不处于统计过程控制采取的措施 | 第42-45页 |
第四章 SPC管控系统质量改进研究 | 第45-55页 |
·确定改进目标及改进小组成员 | 第45页 |
·改进目标的确定 | 第45页 |
·改进小组成员的确定及分工 | 第45页 |
·精密连接器FFC总长T.L质量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制程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原材料和工艺对精密连接器总长T.L的影响 | 第47-48页 |
·环境与操作人员对精密连接器总长T.L的影响 | 第48页 |
·机器设备和量测对对精密连接器总长T.L的影响 | 第48页 |
·SPC在精密连接器生产过程中的改进试验 | 第48-53页 |
·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 | 第49页 |
·样本数据的采集及控制图的绘制 | 第49-53页 |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与建议 | 第53-55页 |
·试验前结果及分析 | 第53页 |
·试验后结果及分析 | 第53页 |
·建议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61页 |
·经验总结 | 第55-58页 |
·推行SPC应用实践的必备条件 | 第55页 |
·推行SPC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55-58页 |
·展望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附录A | 第66-67页 |
附录B | 第67-69页 |
附录C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