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1章 想象"民间"的方法 | 第11-29页 |
·"民间"概念辨析 | 第11页 |
·京派文人的"民间"想象 | 第11-14页 |
·汪曾祺的"民间"想象 | 第14-29页 |
·作为写作资源的"民间" | 第14-19页 |
·作为创作方法的"民间" | 第19-24页 |
·作为审美理想的"民间" | 第24-29页 |
第2章 汪曾祺作品的多维解读 | 第29-39页 |
·《骑兵列传》:"文人"自我与"民间"资源的双重召唤 | 第29-32页 |
·汪曾祺的复出之路与《骑兵列传》的写作过程 | 第29-31页 |
·复苏与中介的独特文本 | 第31-32页 |
·《大淖记事》:"文人"审美理想与"民间"伦理精神的交融 | 第32-35页 |
·对“文人”审美传统的依傍 | 第32-34页 |
·"水性" | 第34-35页 |
·民间·现代·改写:汪曾祺《聊斋新义》系列小说解读 | 第35-39页 |
·后期的"试验"作品 | 第35-36页 |
·"小改而大动" | 第36-39页 |
第3章 汪曾祺作品中"民间景观"的文化考察 | 第39-45页 |
·茶馆·酒馆:别样的"公共空间" | 第39-42页 |
·"安乐居" | 第40-41页 |
·"泡茶馆" | 第41-42页 |
·民间技艺:多义的"道具" | 第42-45页 |
·"俗技"与"雅化" | 第42-43页 |
·"最后一个"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