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真空电子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电真空器件材料论文--显示材料论文

Na3La(BO32:RE3+(RE=Eu,Tb,Sm)荧光体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3页
   ·荧光粉的发展与分类第10-11页
     ·荧光粉的发展第10-11页
     ·荧光粉的分类第11页
   ·硼酸盐基质的优势分析第11-15页
     ·硼酸盐概述第11-12页
     ·硼酸盐的结构与特点第12-14页
     ·硼酸盐的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关系第14页
     ·硼酸盐基质的结构与荧光粉性能的关系第14页
     ·硼酸盐的优势分析第14-15页
   ·硼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5-16页
   ·稀土激活离子第16-26页
     ·稀土离子的结构第17-19页
     ·稀土离子的发光理论第19-26页
       ·稀土离子在发光材料中的4f 能级跃迁第20-22页
       ·稀土离子的跃迁选择定则和电荷迁移带第22页
       ·稀土离子的Eu~(3+)、Tb~(3+)、Sm~(3+)发光特性第22-24页
         ·稀土离子Eu~(3+)的发光特性第22-23页
         ·稀土离子Tb~(3+)的发光特性第23页
         ·稀土离子Sm~(3+)的发光特性第23-24页
       ·能量传递与浓度猝灭第24页
       ·稀土离子Eu~(3+)作为荧光探针的原理第24-26页
   ·课题的选题依据和创新点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3页
第二章 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介第33-42页
 前言第33页
   ·溶胶-凝胶法第33-34页
   ·高温固相合成法第34-35页
   ·共沉淀法第35-36页
   ·水热合成法第36-37页
   ·微波辐射合成法第37-38页
   ·CO_2 激光加热气相沉积合成法第38页
   ·低温燃烧合成法第38-39页
   ·Na_3La(BO_3)_2:RE~(3+)(RE=Eu,Tb,Sm)荧光体制备方法的选择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三章 Na_3La(BO_3)_2:RE~(3+)(RE=Eu,Tb,Sm)的制备与性能表征第42-58页
   ·前言第42-43页
   ·Na_3La(BO_3)_2:RE~(3+)(RE=Eu,Tb,Sm)的合成第43-47页
     ·实验药品第43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4页
     ·产品表征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47页
       ·溶胶-凝胶法第44-46页
       ·高温固相合成法第46-47页
   ·发光性能分析第47-55页
     ·光谱分析第47-50页
       ·Na_3La_(0.8)Eu_(0.2)(BO_3)_2 的光谱分析第47-49页
       ·Na_3La_(0.85)Tb_(0.15)(BO_3)_2 的的光谱分析第49-50页
       ·Na_3La_(0.85)Sm_(0.15)(BO_3)_2 的光谱分析第50页
     ·浓度猝灭第50-52页
     ·制备方法对荧光性能的影响第52-54页
     ·理化稳定性实验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四章 结论第58-59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8页
   ·对今后的工作建议第58-59页
硕士期间的工作和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南京国民党政府货币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