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制度变迁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现代林业发展研究--以湖北为例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9页
第1章 导论第19-40页
   ·选题背景第19-24页
     ·课题来源第19页
     ·现实问题第19-24页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24-26页
     ·现实意义第24页
     ·理论意义第24-25页
     ·研究目的第25-2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6-31页
     ·森林产权及其制度演进研究第26-27页
     ·林业产权及其制度研究第27-28页
     ·集体林地经营制度研究第28-29页
     ·现代林业发展研究第29-30页
     ·文献总体评述第30-31页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1-34页
     ·基本概念诠释第31-3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4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4-38页
     ·研究思路第34-36页
     ·研究方法第36-38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38-40页
第2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0-52页
   ·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研究的制度视角第40-42页
     ·对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的再认识第40-41页
     ·解决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的制度视角第41-42页
   ·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第42-49页
     ·现代产权理论第42-44页
     ·制度变迁理论第44-47页
     ·交易费用理论第47-48页
     ·现代林业理论第48-49页
   ·现代林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第49-51页
     ·现代科技革命与农林业现代化第49页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趋势第49-50页
     ·现代林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分析第52-69页
   ·引言第52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的动因分析第52-59页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第52-57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的内在动因第57-58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的现实动因第58-59页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第59-62页
     ·土地改革时期,山林以个人所有为主第59-60页
     ·合作化及人民公社时期,山林由个人所有逐渐过渡到集体所有第60-61页
     ·林业“三定”时期,山林由集体所有转变为集体和个人混合所有第61页
     ·林权改革初步探索时期,山林权属开始走向市场化第61-62页
     ·林权改革深化时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第62页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第62-64页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过程以强制性变迁为主第62-63页
     ·集体林权调整多变导致产权激励不足第63页
     ·林业“三定”政策奠定了林权制度的基本框架第63-64页
     ·林权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第64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的一般路径第64-67页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一般路径第64-67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环节第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湖北林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第69-89页
   ·引言第69-70页
   ·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第70-73页
     ·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第70-71页
     ·解决湖北林业供需矛盾第71-72页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第72-73页
   ·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第73-76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第73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第73-74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第74-76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湖北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第76-83页
     ·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经营林业的影响分析第76-81页
     ·林业生产结构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第81-83页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促进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第83-87页
     ·明确林改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林权改革方案第83-84页
     ·明确林权主体,构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第84页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促进林业经营形式的多样化第84页
     ·实施社区林业管理,推进集体林资源管理体制创新第84-85页
     ·完善配套政策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第85-86页
     ·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第86-87页
   ·小结第87-89页
第5章 现代集体林权制度结构的理论框架第89-106页
   ·引言第89页
   ·林业产权特性分析第89-91页
     ·林业产权结构的复杂性第89-90页
     ·林业产权计量的困难性第90页
     ·林业产权交易的不完全性第90-91页
     ·林业产权损益的不确定性第91页
   ·制度及其结构与功能第91-94页
     ·制度的内涵第91-92页
     ·制度的结构第92页
     ·制度的功能第92-94页
   ·集体林权制度结构及其演化分析第94-104页
     ·现代集体林权制度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第94-96页
     ·集体林权外在制度结构与强制性变迁第96-98页
     ·集体林权内在制度结构与诱致性变迁第98-102页
     ·集体林权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的适应性第102-104页
   ·小结第104-106页
第6章 林农确权决策与集体林经营组织体制的选择第106-128页
   ·引言第106-107页
   ·林农确权决策分析第107-117页
     ·集体林确权到户的实地观察第107-111页
     ·集体林确权到户的公平与效率第111-113页
     ·林农自主确权决策的分析模型第113-117页
   ·集体林权流转中的政府参与行为分析第117-120页
     ·国家、集体和林农三方利益分析第117-119页
     ·林权交易中的政府参与行为第119-120页
   ·集体林经营组织体制的选择第120-127页
     ·几种主要的集体林经营组织形式分析第120-123页
     ·交易成本视角下组织体制的理性选择第123-127页
   ·小结第127-128页
第7章 集体林资源社区管理的实践模式第128-143页
   ·引言第128页
   ·社区林业的产生与发展第128-135页
     ·社区林业思想的形成第128-130页
     ·社区林业的基本内涵第130-132页
     ·社区林业的主要特征第132-134页
     ·社区林业的研究趋势第134-135页
   ·社区林业在集体林资源管理中的制度实践第135-142页
     ·社区林业管理制度的优势分析第135-137页
     ·社区农户参与社区林业的行为分析第137-139页
     ·社区林业管理制度的实践模式第139-142页
   ·小结第142-143页
第8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探讨第143-158页
   ·引言第143页
   ·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第143-146页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第143-145页
     ·现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缺陷第145页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完善第145-146页
   ·改革林业税费制度第146-148页
     ·林业税费负担沉重第146-147页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思路第147-148页
   ·创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第148-153页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第148-150页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0-151页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第151-153页
   ·完善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第153-155页
     ·完善林地保护与管理的立法第153页
     ·规范林地征用占用管理第153-154页
     ·强化林地执法管理第154-155页
   ·健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服务体系第155-157页
     ·增加财政投入,提供金融保险扶持第155页
     ·营造市场环境,培育林业龙头企业第155-156页
     ·重视科学经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第156页
     ·转变机构职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第156-157页
   ·小结第157-158页
第9章 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路:生态林业第158-174页
   ·引言第158页
   ·生态林业的产生背景第158-159页
   ·生态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动力系统第159-166页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物质基础第159-162页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及其动力机制第162-163页
     ·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的耦合矩阵第163-166页
   ·生态林业的空间布局模式第166-168页
     ·生态林业的生态经济工程分类第166-167页
     ·生态林业的空间布局及其运行第167-168页
   ·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路径第168-173页
     ·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第168-169页
     ·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第169-171页
     ·建设以生态文明为主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第171-172页
     ·完善以森林分类经营为主的林业经营管理体系第172-173页
   ·小结第173-174页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第174-180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74-178页
   ·讨论与展望第178-18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80-187页
后记第187-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主体功能分区的农地发展权补偿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目标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