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行政监察制度的理论 | 第12-19页 |
第一节 行政监察的概念、特征 | 第12-16页 |
一、行政监察的含义 | 第12-13页 |
二、行政监察的特征 | 第13-14页 |
三、行政监察的职能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行政监察与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一、行政监察与行政监督的关系 | 第16-17页 |
二、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域外行政监察制度 | 第19-28页 |
第一节 瑞典的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 第19-24页 |
一、设立与沿革 | 第19-20页 |
二、瑞典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职责 | 第20-21页 |
三、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职权和工作程序 | 第21-22页 |
四、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活动情况 | 第22-23页 |
五、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美国的监察长制度 | 第24-27页 |
一、设立的背景 | 第24页 |
二、美国的监察长制度的职能和工作方式 | 第24-26页 |
三、美国的监察长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以上两种制度的比较及启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现状 | 第28-42页 |
第一节 我国行政监察制度 | 第28-34页 |
一、历史发展及特点 | 第28-31页 |
二、我国行政监察体制 | 第31-32页 |
三、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我国行政监察体制缺陷 | 第34-39页 |
一、双重领导使得监察缺乏独立性 | 第34-36页 |
二、合署办公易削弱监察机关的权威性 | 第36-37页 |
三、与其他行政监督关系不明确 | 第37-38页 |
四、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职能分离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我国行政监察法制化程度低 | 第39-42页 |
一、现行行政监察法中有规定不够完善 | 第39-40页 |
二、配套法规不健全,一些监察活动缺少依据,可操作性差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监察制度 | 第42-49页 |
第一节 建立我国行政监察委员会制度 | 第42-47页 |
一、建立我国行政监察委员会制度的必要性 | 第42页 |
二、建立我国行政监察委员会制度的可行性 | 第42-43页 |
三、我国行政监察委员会的制度设计 | 第43-47页 |
第二节 行政监察配套制度的建设 | 第47-49页 |
一、高素质行政监察队伍 | 第47页 |
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 第47-48页 |
三、行政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