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 | 第13-15页 |
第2章 P2P与激励机制模型概述 | 第15-25页 |
·P2P简介 | 第15-17页 |
·P2P概述 | 第15页 |
·P2P网络的定义 | 第15-16页 |
·P2P应用 | 第16-17页 |
·P2P网络模型分类 | 第17-19页 |
·集中式P2P模型(Centralized P2P Architecture) | 第17-18页 |
·分布式非结构化P2P模型(Decentralized and Unstructured P2P Architecture) | 第18页 |
·分布式结构化P2P模型(Decentralized and Structured P2P Architecture) | 第18-19页 |
·Gnutella协议 | 第19-22页 |
·Gnutella协议的产生 | 第19页 |
·Gnutella协议分析 | 第19-22页 |
·P2P激励机制模型概述 | 第22-24页 |
·基于交易的激励机制模型 | 第23-24页 |
·基于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模型 | 第24页 |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3章 激励机制模型的设计 | 第25-49页 |
·贡献值的存储与计算 | 第25-32页 |
·贡献值的评价 | 第25-27页 |
·贡献值的存储 | 第27-29页 |
·贡献值的计算与更新 | 第29-32页 |
·激励机制的思想来源 | 第32-35页 |
·基于贡献度和满意度的激励机制模型 | 第35-48页 |
·上限原则 | 第35-36页 |
·基于贡献度和上限分配原则的激励机制模型 | 第36-39页 |
·基于满意度和上限分配原则的激励机制模型 | 第39-43页 |
·基于贡献度和满意度的上限分配对激励机制模型的改进 | 第43-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第4章 仿真实验 | 第49-60页 |
·仿真试验 | 第49-50页 |
·部分关键源代码 | 第50-55页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55-58页 |
·模拟一 | 第55-56页 |
·模拟二 | 第56-58页 |
·算法特点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