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判断和城市政府住房政策的选择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表目录第7-8页
图目录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2页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0页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第10-11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12页
第二章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方法述评及其应用第12-27页
 第一节 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标综述第12-13页
 第二节 房价收入比和月付收入比第13-21页
  一、房价收入比第13-19页
  二、分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第19页
  三、动态房价收入比第19-20页
  四、小结第20-21页
 第三节 剩余收入法第21-23页
 第四节 不同住房质量下可支付家庭的比例第23页
 第五节 可支付住房的供给总量第23-24页
 第六节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不匹配程度第24-25页
 第七节 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第25-26页
 第八节 住房机会指数第26-27页
第三章 对剩余收入法和不匹配方法的结合、改进及实证研究第27-39页
 第一节 新方法─基于居民剩余收入的住房可支付能力不匹配比率第27-29页
 第二节 上海住房可支付能力的衡量:剩余收入法和不匹配方法的结合及用住房机会指数所作的分析第29-37页
  一、家庭可用于住房消费的最高额度第29-31页
  二、上海城市居民在新建商品住宅市场的可支付能力第31-34页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拓展第34-37页
 第三节 政策建议─以上海的情况为例第37-39页
第四章 城市住房政策第39-49页
 第一节 供给政策第39-45页
  一、土地管制政策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第39-41页
  二、公房第41-45页
 第二节 需求政策:消费者补贴第45-47页
  一、住房补贴与公房的成本比较第46页
  二、住房补贴的住宅市场均衡第46-47页
  三、住房补贴对租金的影响第47页
 第三节 供给与需求政策对比第47-49页
第五章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判断与城市政府住房政策的对应关系第49-51页
 第一节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判断和对应政府住房政策的关系第49页
 第二节 住宅可支付能力对住宅自有率及经济繁荣的影响第49-51页
注释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工业FDI外溢效应分析及实证检验--基于产品周期贸易理论角度
下一篇:扬州房地产市场发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