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格否认的理性边界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公司人格否认边界的提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公司人格的塑造与肯认 | 第10-12页 |
一、人格学说与法人人格 | 第10页 |
二、法人人格与公司人格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公司人格的质疑与否认 | 第12-15页 |
一、公司人格否认由应然到实然 | 第12-14页 |
二、公司人格否认的定位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司人格否认边界的价值取向 | 第15-22页 |
第一节 重构的公正与矫正的公正 | 第15-17页 |
一、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 | 第16-17页 |
二、普遍公正与个体公正 | 第17页 |
第二节 自由优先与秩序优先 | 第17-22页 |
一、公司人格否认的自由价值 | 第17-18页 |
二、公司人格否认的秩序价值 | 第18-19页 |
三、自由与秩序的博弈与融合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公司人格否认边界的实体法界定 | 第22-34页 |
第一节 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情境 | 第22-27页 |
一、规避义务情境 | 第22-24页 |
二、资本虚空情境 | 第24-25页 |
三、人格形骸情境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要件 | 第27-34页 |
一、主体要件 | 第27-29页 |
二、行为要件 | 第29-31页 |
三、结果要件 | 第31-32页 |
四、排除要件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公司人格否认边界的程序法界定 | 第34-39页 |
第一节 公司人格否认之诉的启动模式 | 第34-35页 |
一、积极主体主动启动模式 | 第34-35页 |
二、人民法院职权启动模式 | 第35页 |
第二节 公司人格否认之诉的司法属性 | 第35-37页 |
一、个案审查机制的构建 | 第35-36页 |
二、执行审查机制的阻却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公司人格否认之诉的证明责任 | 第37-39页 |
一、证明责任的一般考量 | 第37页 |
二、证明责任的特殊考量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