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西兰双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否阻碍或者促进多边贸易主义 | 第13-14页 |
·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原因 | 第14-15页 |
·双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 第15-16页 |
·关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研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点 | 第19-21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不足点 | 第20-21页 |
2. 中——新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概念与特征 | 第21页 |
·双边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概念与特征 | 第21-22页 |
·关于双边自由贸易区形成原因的理论述评 | 第22-25页 |
·鲍德温(Baldwin)的多米诺理论 | 第22页 |
·从次优选择变成了最优选择理论 | 第22-23页 |
·利益集团说 | 第23-24页 |
·中国——新西兰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原因 | 第24-25页 |
·自由贸易区的静态经济效应分析 | 第25-31页 |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 第25-30页 |
·自由贸易区的动态经济效应 | 第30页 |
·自由贸易区福利增加的条件 | 第30-31页 |
3. 建立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1-40页 |
·贸易强度指数 | 第31-33页 |
·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 | 第33-35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35-36页 |
·产业间贸易指数 | 第36-40页 |
4.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40-49页 |
·贸易引力模型的介绍 | 第40页 |
·模拟中——新贸易总额的贸易引力模型 | 第40-47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5. 中国建立双边贸易区的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加强产业合作 | 第49页 |
·加大投资效应 | 第49-51页 |
·中国启动新的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