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转移支付的目标和作用 | 第12-13页 |
二、中央对省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均衡化效果 | 第13-14页 |
三、有关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影响的研究 | 第14-16页 |
四、简单评价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内蒙古的财政体制与转移支付制度 | 第18-30页 |
第一节 中央对内蒙古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对盟市、旗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20-22页 |
一、自治区对盟市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20-21页 |
二、自治区对旗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内蒙古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22-30页 |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选择 | 第23-24页 |
二、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型 | 第24-25页 |
三、内蒙古财政转移支付的种类 | 第25-27页 |
四、财政转移支付如何影响政府财力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内蒙古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财力的影响 | 第30-58页 |
第一节 内蒙古的县级财力水平 | 第30-36页 |
一、人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 第30-33页 |
二、财政自给率 | 第33-34页 |
三、财政恩格尔系数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内蒙古县域财力水平的差距 | 第36-42页 |
一、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 第36-38页 |
二、县域之间财力的总体差距 | 第38-40页 |
三、盟市内各县的财力差距 | 第40-41页 |
四、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的差距 | 第41页 |
五、人均GDP 与县域间财力差距的关系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内蒙古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财力的影响 | 第42-58页 |
一、内蒙古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与纵向分配 | 第42-49页 |
二、转移支付在盟市之间以及旗县之间的横向分配 | 第49-51页 |
三、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财力差距的影响 | 第51-58页 |
第三章 内蒙古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逻辑 | 第58-62页 |
第一节 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框架下的制度设计与创新 | 第58-59页 |
一、比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制度框架 | 第58-59页 |
二、在既有制度框架下的自主创新 | 第59页 |
第二节 财政均衡与既得利益之间的平衡 | 第59-61页 |
一、缩小地区间的财力差距,均衡公共服务支出 | 第59-60页 |
二、维护各地区既得利益 | 第60页 |
三、发挥转移支付的激励性作用 | 第60-61页 |
第三节保障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内蒙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第62-71页 |
第一节 内蒙古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2-66页 |
一、地区间财力差距大 | 第62-63页 |
二、“轻民生、重基建”与“吃饭财政” | 第63-64页 |
三、自治区与盟市级财政对旗县的转移支付不足 | 第64-66页 |
第二节 完善内蒙古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分析 | 第66-71页 |
一、在转移支付目标上达成共识 | 第66页 |
二、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 第66-68页 |
三、改革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68页 |
四、转移支付重心向基层下移 | 第68-69页 |
五、机构改革与财政改革并行 | 第69-70页 |
六、建立地方的利益表达与博弈机制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