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实时以太网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分析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实时以太网通讯原理 | 第14-22页 |
·常用实时以太网通信原理 | 第14-17页 |
·PROFINET 实时以太网 | 第14页 |
·Modbus-IDA 实时以太网 | 第14-15页 |
·Ethernet Powerlink 实时以太网 | 第15-16页 |
·EPA 实时以太网 | 第16页 |
·EtherCAT 实时以太网 | 第16-17页 |
·实时以太网的选择 | 第17-20页 |
·优化的协议数据 | 第18-19页 |
·灵活的拓扑结构 | 第19页 |
·优越的网络性能 | 第19页 |
·EtherCAT 取代PCI | 第19-20页 |
·开放的EtherCAT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comEIO 从站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22-37页 |
·comEIO 的器件选型及特性 | 第22-27页 |
·netX 网络控制器 | 第22-24页 |
·基于netX 芯片的开发模块comX | 第24页 |
·ATmega128 单片机 | 第24-25页 |
·Altera 的MAXII CPLD | 第25-27页 |
·comEIO 的硬件电路 | 第27-32页 |
·单片机控制系统 | 第27-29页 |
·Altera 的CPLD 及其电路 | 第29-30页 |
·单片机与comX 的接口电路 | 第30-31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1页 |
·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comEIO 电路板设计 | 第32-36页 |
·电路原理图设计 | 第33页 |
·生成网络表 | 第33-34页 |
·印制电路板PCB 设计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comEIO 从站模块的软件开发 | 第37-47页 |
·comEIO 的软件设计原则 | 第37页 |
·comEIO 模块的软件开发环境 | 第37-39页 |
·AVR 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 | 第37-38页 |
·CPLD 的Quartus 软件概述 | 第38-39页 |
·comEIO 主程序框架及其介绍 | 第39-45页 |
·comEIO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40页 |
·comX 模块内部数据结构 | 第40-42页 |
·CPLD 芯片程序的编写 | 第42-44页 |
·comEIO 应用程序的编写 | 第44-45页 |
·comEIO 在TwinCAT 中的配置文件 | 第45页 |
·comEIO 从站模块的软硬件调试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comEIO 从站模块及通讯的性能分析 | 第47-57页 |
·测试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 第47-50页 |
·netANALYZER 工作原理 | 第47-48页 |
·TwinCAT 软件系统 | 第48-50页 |
·comEIO 实验测试平台的搭建与实现 | 第50-52页 |
·测试平台的搭建 | 第50-51页 |
·测试平台的实现 | 第51-52页 |
·EtherCAT 网络性能的分析 | 第52-53页 |
·comEIO 从站模块的性能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1 EtherCAT 系统配置文件 | 第61-65页 |
附录2 单片机程序 | 第65-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