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公诉权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1-23页 |
(一) 公诉权的基本理论 | 第11-18页 |
1. 公诉权的概念和属性 | 第11-14页 |
2. 公诉权的权能 | 第14-16页 |
3. 公诉权的功能 | 第16-18页 |
(二) 公诉权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1. 公诉权优化配置的概念及内涵 | 第18-19页 |
2. 公诉权优化配置的现实基础 | 第19-21页 |
3. 公诉权优化配置的经济学基础 | 第21-22页 |
4. 公诉权优化配置的两个分析工具 | 第22-23页 |
二、我国公诉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一) 公诉权的性质不明,导致公诉权受抑制 | 第23-24页 |
(二) 立法过于强调对犯罪的打击,导致公诉权的配置向打击犯罪倾斜 | 第24-25页 |
(三) 对公诉权追诉犯罪的功能的片面重视,导致保障功能缺失 | 第25页 |
(四) 起诉权与不起诉权的不当行使 | 第25-26页 |
(五) 公诉权监督方式的缺陷 | 第26-27页 |
(六) 其他因素对公诉权配置的消极影响 | 第27-28页 |
三、我国公诉权优化配置的具体构建 | 第28-44页 |
(一) 公诉权优化配置的原则 | 第28-31页 |
1. 合法性原则 | 第28-29页 |
2. 合司法规律性原则 | 第29-30页 |
3. 效率性原则 | 第30-31页 |
(二) 公诉权优化配置下的制度设计与相关配套机制构建 | 第31-44页 |
1. 公诉权优化配置下的制度设计 | 第31-41页 |
2. 公诉权优化配置下的相关配套机制构建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