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CD-like微流体芯片的毛细被动阀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CD-like 微流体芯片介绍和被动阀发展现状 | 第14-24页 |
·毛细被动阀的分析方法概述 | 第24-2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8-29页 |
第2章 毛细被动阀原理和问题描述 | 第29-35页 |
·基本原理 | 第29-32页 |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 第29-30页 |
·接触角滞后现象 | 第30页 |
·毛细被动阀原理和临界压力 | 第30-32页 |
·问题描述 | 第32-35页 |
第3章 建模方法 | 第35-49页 |
·Surface Evolver 原理 | 第35-37页 |
·用SE 算法计算毛细被动阀临界压力 | 第37-40页 |
·SE 中的压力 | 第37-38页 |
·SE 中的接触角 | 第38-39页 |
·用SE 计算被动阀临界压力 | 第39-40页 |
·SE 和直接求解拉普拉斯方程的区别 | 第40页 |
·水平集约束和能量计算 | 第40-46页 |
·接触线固定在扩张段入口时的约束和能量计算 | 第41-42页 |
·接触线流过扩张段入口时的约束和能量计算 | 第42-45页 |
·侧壁扩张角非 90°时的约束和能量计算 | 第45-46页 |
·增加计算初始稳定性的一些措施 | 第46-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第4章 平板形毛细被动阀 | 第49-79页 |
·制作材料的选择 | 第49-50页 |
·PDMS 微通道+玻璃平板 | 第50-67页 |
·计算方案的选择 | 第51-53页 |
·临界压力随横截面尺寸的变化 | 第53-54页 |
·实验制作 | 第54-58页 |
·实验方案 | 第58-61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1-64页 |
·改进方法 | 第64-67页 |
·亲水处理后的Si 微通道+PDMS 平板 | 第67-73页 |
·计算方案的选择 | 第68-69页 |
·用计算方案(1)的临界压力随横截面尺寸的变化 | 第69-70页 |
·用计算方案(2)的临界压力随横截面尺寸的变化 | 第70-73页 |
·Si 微通道+玻璃平板 | 第73-77页 |
·成立条件 | 第73-75页 |
·芯片制作和实验 | 第75-76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76-77页 |
·本章小节 | 第77-79页 |
第5章 通孔形毛细被动阀 | 第79-101页 |
·理想情况下的通孔形毛细被动阀 | 第79-80页 |
·实际加工的通孔形毛细被动阀 | 第80-84页 |
·微负载效应 | 第80-81页 |
·通孔被动阀的成立条件 | 第81-82页 |
·影响因素 | 第82-84页 |
·计算模型 | 第84-87页 |
·控制方程 | 第84-85页 |
·拐角压力的计算模型 | 第85-86页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86-87页 |
·实验方案 | 第87-90页 |
·实验制作 | 第87-89页 |
·实验方案 | 第89-9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0-98页 |
·模型验证 | 第90-92页 |
·通孔阀的特性分析 | 第92-94页 |
·收缩形通孔微阀 | 第94-96页 |
·通孔入口和来流微通道的尺寸配合 | 第96-97页 |
·一些流动现象的分析 | 第97-98页 |
·本章小节 | 第98-101页 |
第6章 毛细被动阀的应用 | 第101-109页 |
·血清检测 | 第101页 |
·血清准备过程在CD-like 芯片的实现 | 第101-106页 |
·实验结果 | 第106-109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19-120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