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序言 | 第9-10页 |
一、浮动抵押概述 | 第10-14页 |
(一) 浮动抵押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10-11页 |
(二) 浮动抵押的特征 | 第11-14页 |
二、浮动抵押的一般运行机制考察 | 第14-19页 |
(一) 浮动抵押的设立 | 第14-15页 |
(二) 浮动抵押的登记 | 第15-16页 |
(三) 浮动抵押的自由处分权和限制 | 第16-17页 |
(四) 浮动抵押的实行 | 第17-19页 |
三、我国浮动抵押立法缺陷及司法困境分析 | 第19-26页 |
(一) 我国浮动抵押的立法缺陷分析 | 第19-24页 |
1、可设立浮动抵押的标的物范围较窄 | 第19-20页 |
2、未对浮动抵押人的自由处分权作出规定 | 第20-21页 |
3、未规定浮动抵押具体的实现方式 | 第21-22页 |
4、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 第22-24页 |
(二) 我国浮动抵押的司法适用困境分析 | 第24-26页 |
1、法院审理浮动抵押案件与其他担保案件无异 | 第24-25页 |
2、法院无司法审查权 | 第25页 |
3、无法及时保障抵押权人的受偿 | 第25-26页 |
四、完善我国浮动抵押的立法和司法适用建议 | 第26-32页 |
(一) 我国浮动抵押的立法完善 | 第26-30页 |
1、立法扩大浮动抵押标的物范围 | 第26页 |
2、对浮动抵押人自由处分权加以限制 | 第26-27页 |
3、立法确认浮动抵押的实现方式 | 第27-28页 |
4、完善我国的信用监管体系、登记制度 | 第28-30页 |
(二) 我国浮动抵押司法适用的完善 | 第30-32页 |
1、扩大法院职权,赋予法院任命代管人的权利 | 第30页 |
2、加强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对善意第三人、正常经营活动进行审查 | 第30-31页 |
3、加强审限管理,确保抵押权人权利及时实现 | 第31-32页 |
五、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