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5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本选题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 对贫困大学生定义的研究 | 第11页 |
(二) 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 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12页 |
(四) 对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五)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三、本选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特点及意义 | 第15-23页 |
一、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 第15-17页 |
(一) 贫困大学生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 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 第17-18页 |
三、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18-19页 |
四、加强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 第19-23页 |
(一) 实现美术院校培养目标,推动高素质美术人才培养 | 第20页 |
(二) 促进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20-21页 |
(三) 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自我约束能力 | 第21-22页 |
(四) 推动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第23-31页 |
一、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第23-24页 |
(一) 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 第23页 |
(二) 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管理队伍逐步壮大 | 第23-24页 |
(三) 美术院校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逐步完善 | 第24页 |
二、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7页 |
(一) 教育渠道单一,系统性不强 | 第24-25页 |
(二) 教育内容忽视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教育问题 | 第25-26页 |
(三) 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创新 | 第26-27页 |
三、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一) 美术院校针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偏差 | 第27-28页 |
(二) 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落后 | 第28页 |
(三) 部分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不到位 | 第28-29页 |
(四) 部分教师素质欠缺 | 第29页 |
(五) 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31-41页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人文关怀 | 第31-33页 |
(一) 和谐发展的理念 | 第31页 |
(二) 教育平等的理念 | 第31-32页 |
(三) "双向互动"的理念 | 第32-33页 |
(四) 整合教育资源的理念 | 第33页 |
二、创新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第33-35页 |
(一) 努力引导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自我修养 | 第33-34页 |
(二) 加强贫困大学生道德教育,学会感恩,诚信做人 | 第34-35页 |
(三)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作用,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 第35页 |
(四) 开展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能力 | 第35页 |
三、加强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建设 | 第35-37页 |
(一) 自强自立教育 | 第35-36页 |
(二) 艰苦奋斗教育 | 第36页 |
(三) 人生挫折教育 | 第36-37页 |
(四) 心理健康教育 | 第37页 |
四、创新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第37-39页 |
(一) 实践性与生活化相互渗透的教育方法 | 第37-38页 |
(二) 注重法治教育和组织规范的配合 | 第38-39页 |
五、优化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 | 第39-41页 |
(一) 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 第39页 |
(二)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对美术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关心和资助 | 第39-40页 |
(三) 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合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