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模式与制度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保障性住房的类别及特点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历程及问题 | 第21-40页 |
·广州市概况 | 第21页 |
·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 | 第21-28页 |
·解困房建设阶段(1986 年~1994 年) | 第21-22页 |
·安居房建设阶段(1995 年~1998 年) | 第22页 |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阶段(1998 年至今) | 第22-28页 |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负责机构 | 第28-29页 |
·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果 | 第29-30页 |
·广州保障性住房的管理 | 第30-34页 |
·经济适用房的管理 | 第30-31页 |
·廉租房的管理 | 第31-33页 |
·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 | 第33-34页 |
·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廉租房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香港公屋发展经验分析 | 第40-59页 |
·香港公营房屋现状 | 第40-42页 |
·概况 | 第40-42页 |
·管理机构 | 第42页 |
·香港公营房屋的发展 | 第42-48页 |
·起因 | 第42-43页 |
·发展阶段 | 第43-48页 |
·香港公营房屋的设计分析 | 第48-50页 |
·模块式平面布置 | 第48-49页 |
·人口,比例,人均面积 | 第49-50页 |
·香港公营房屋的管理分析 | 第50-56页 |
·公屋租金的确定 | 第50-51页 |
·租住公屋的资格 | 第51-52页 |
·公屋轮候制度 | 第52页 |
·公屋管理 | 第52-53页 |
·居屋的出售和转售 | 第53-54页 |
·公屋的运营 | 第54-56页 |
·香港公屋建设经验总结 | 第56-58页 |
·成功经验 | 第56-57页 |
·不足之处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新加坡组屋建设经验 | 第59-86页 |
·新加坡概况 | 第59-60页 |
·新加坡的住宅市场分析 | 第60-64页 |
·住宅市场的发展及现状 | 第60页 |
·住宅类型 | 第60-61页 |
·组屋的类型 | 第61-63页 |
·私人住宅 | 第63-64页 |
·组屋市场及私人住宅市场 | 第64页 |
·新加坡组屋的建设发展历程 | 第64-68页 |
·新加坡组屋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 | 第68-83页 |
·政府管理方面 | 第68-72页 |
·规划和设计方面 | 第72-77页 |
·管理制度方面 | 第77-83页 |
·不足之处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广州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模式与制度分析 | 第86-111页 |
·广州市、香港、新加坡三地比较 | 第86-87页 |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的模式分析 | 第87-91页 |
·保障性住房的梯级供应模式 | 第87-89页 |
·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模式问题分析 | 第89-91页 |
·解决现行供应模式问题的方案 | 第91-101页 |
·解决思路 | 第91-95页 |
·确立“选择性保障”模式 | 第95-100页 |
·实行无户籍限制保障模式,加大租赁型保障房比例 | 第100页 |
·采用微利型供给模式,鼓励开发商参与保障房建设 | 第100-101页 |
·完善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议 | 第101-110页 |
·成立财政独立的保障房建设负责机构 | 第101-102页 |
·建立住房建设跟踪和评价机制 | 第102-104页 |
·成立全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 第104页 |
·建立基于人口预测的长期规划机制 | 第104-105页 |
·合理选址,科学规划 | 第105-107页 |
·多渠道开拓房源,逐步建立保障房二级市场 | 第107-108页 |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准入准出机制 | 第108-109页 |
·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引导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 第109页 |
·加强监督机制 | 第109-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实例分析 | 第111-123页 |
·万汇楼——经济租赁房新模式分析 | 第111-118页 |
·项目简介 | 第111-113页 |
·启示 | 第113-116页 |
·局限性 | 第116-118页 |
·芳和花园——最受欢迎的经济适用房分析 | 第118-122页 |
·项目简介 | 第118页 |
·选址及配套分析 | 第118-119页 |
·户型、装修及售价分析 | 第119-120页 |
·节能环保分析 | 第120页 |
·启示 | 第120-122页 |
·不足之处 | 第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附件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