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转连续梁桥新型结构型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简支转连续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简支转连续结构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第2章 墩顶湿接段国内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8页 |
·引言 | 第12页 |
·简支转连续梁桥墩顶湿接段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无墩顶湿接段类型 | 第12-14页 |
·现浇湿接段采用普通钢筋使结构连续 | 第14-15页 |
·现浇湿接段采用预应力钢筋(束)使结构连续 | 第15-16页 |
·简支转连续梁桥墩顶湿接段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采取新型接头型式的设计理论 | 第18-46页 |
·新型接头的型式和特点 | 第18-19页 |
·新型接头的型式 | 第18页 |
·新型接头的特点 | 第18-19页 |
·接头长度对主梁内力的影响 | 第19-25页 |
·接头长度对简支状态主梁内力的影响 | 第19-21页 |
·接头长度对结构连续后主梁内力的影响 | 第21-25页 |
·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25-38页 |
·传统的计算方法 | 第25-31页 |
·有限元方法计算新型结构型式横向分布系数 | 第31-37页 |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主梁内力及挠度计算 | 第38-45页 |
·主梁内力计算 | 第38-43页 |
·主梁挠度计算 | 第43页 |
·湿接段内力计算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施工技术研究 | 第46-50页 |
·一般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 第46-48页 |
·施工准备 | 第46页 |
·梁预制与安装 | 第46页 |
·墩顶湿接段浇筑 | 第46-47页 |
·建立二次预应力体系 | 第47页 |
·结构体系转换 | 第47-48页 |
·对新型结构型式的施工技术研究 | 第48-49页 |
·现浇湿接段的施工 | 第48-49页 |
·体系转换的时间安排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实验桥设计 | 第50-60页 |
·实验桥的设计计算 | 第50-57页 |
·设计的基本资料 | 第50-52页 |
·结构分析及计算 | 第52-57页 |
·实验桥的施工技术 | 第57-59页 |
·主梁预制 | 第57-58页 |
·预应力工艺 | 第58-59页 |
·主梁安装 | 第59页 |
·主梁其余构造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