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治理理论与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 第16-24页 |
·治理理论分析 | 第16-18页 |
·治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治理理论的内涵 | 第17-18页 |
·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非营利组织的内涵 | 第18-20页 |
·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内涵 | 第20-21页 |
·治理理论在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中的运用 | 第21-24页 |
·治理理论在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中运用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治理理论在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中运用的模式 | 第22-24页 |
第3章 治理视域下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建国前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 | 第24页 |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改革开放后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 | 第25页 |
·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非营利组织挪用善款 | 第26页 |
·非营利组织滥用公共资源 | 第26-27页 |
·非营利组织追求“政绩工程” | 第27页 |
·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33页 |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 第27-30页 |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 | 第30-31页 |
·自律机制不完善 | 第31-33页 |
第4章 治理视域下西方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33-40页 |
·政府监管 | 第33-36页 |
·立法内容丰富 | 第34页 |
·管理体制全面 | 第34-35页 |
·管理措施精简 | 第35-36页 |
·社会监督 | 第36-38页 |
·公民监督方式多样 | 第36-37页 |
·舆论监督导向正确 | 第37页 |
·第三方评估监督科学规范 | 第37-38页 |
·内部自律 | 第38-40页 |
·内部治理结构完整 | 第38页 |
·规章制度健全 | 第38-39页 |
·组织使命明确 | 第39-40页 |
第5章 治理视域下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完善对策 | 第40-46页 |
·完善非营利组织治理中的外部监督机制 | 第40-42页 |
·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政府法制水平 | 第40-41页 |
·健全社会监督,增强社会参与力度 | 第41-42页 |
·深化非营利组织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 | 第42-46页 |
·改进内部控制机制,大力净化组织环境 | 第42-44页 |
·建立董事会机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 第44页 |
·强调问责交代机制,有效提升服务效能 | 第44-45页 |
·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有力增强管理效能 | 第45页 |
·完善组织惩戒机制,切实保证客观公正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