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界面过渡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形成以及劣化机理 | 第15-19页 |
·混凝土的新拌阶段以及水化初期 | 第16-17页 |
·混凝土的硬化阶段 | 第17-18页 |
·混凝土的服役阶段 | 第18-19页 |
·界面过渡区结构模型 | 第19-23页 |
·界面过渡区结构与性能改善措施 | 第23-25页 |
·功能集料概念的提出 | 第25-2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功能集料的理想结构模型设计 | 第28-38页 |
·粗集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28-31页 |
·两种典型的集料理想结构 | 第31-32页 |
·理想的高性能轻集料结构模型 | 第31页 |
·Xie提出的理想集料 | 第31-32页 |
·功能集料理想结构的设计 | 第32-36页 |
·设计原理 | 第32-33页 |
·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设计思路 | 第33页 |
·设计方法 | 第33-36页 |
·几何特性设计 | 第33-35页 |
·结构与组成设计 | 第35-36页 |
·功能集料理想结构模型 | 第36-38页 |
第3章 具有理想结构的功能集料的制备技术 | 第38-61页 |
·原材料选择原则 | 第38-41页 |
·基体材料选择 | 第38-41页 |
·表面活性层材料选择 | 第41页 |
·制备工艺 | 第41-44页 |
·烧成制度 | 第41-44页 |
·冷却制度 | 第44页 |
·功能集料的制备及性能 | 第44-61页 |
·原材料 | 第44-46页 |
·基体材料 | 第44-45页 |
·表面活性层材料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TG-DTA分析 | 第46-47页 |
·物理性能测试 | 第47-48页 |
·物相和微观结构分析 | 第48页 |
·集料的功能设计与性能研究 | 第48-61页 |
·基体材料性能研究 | 第48-56页 |
·集料表面性态设计 | 第56-61页 |
第4章 水泥石-功能集料的界面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 第61-81页 |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61-65页 |
·原材料 | 第61-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64页 |
·试样制备方法 | 第62-63页 |
·SEM-EDXA测试 | 第63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63-64页 |
·配合比设计 | 第64-65页 |
·功能集料的水化活性研究 | 第65-70页 |
·SEM-EDXA分析 | 第65-69页 |
·XRD分析 | 第69-70页 |
·显微硬度结果 | 第70页 |
·影响因素研究 | 第70-78页 |
·水灰比 | 第70-71页 |
·矿物掺合料 | 第71-77页 |
·粉煤灰 | 第72-74页 |
·磨细矿渣 | 第74-75页 |
·硅灰 | 第75-76页 |
·复掺体系 | 第76-77页 |
·养护条件 | 第77-78页 |
·功能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相互作用机理 | 第78-81页 |
第5章 功能集料的内养护效应 | 第81-93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预湿集料内养护模型 | 第82-87页 |
·集料中的水向水泥石的传输距离 | 第82-83页 |
·内养护的需水量 | 第83-86页 |
·Bentz & Snyder模型(1999) | 第83-84页 |
·Jensen & Hansen模型 | 第84-86页 |
·内养护水的有效性-集料的分布 | 第86-87页 |
·功能集料的吸水与释水规律 | 第87-88页 |
·试验设计方案 | 第88-89页 |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89-93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9-92页 |
·传输机理分析 | 第92-93页 |
第6章 功能集料制备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第93-109页 |
·功能集料制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93-95页 |
·原材料与配合比 | 第93-94页 |
·试验方法 | 第9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4-95页 |
·功能集料制备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 第95-102页 |
·混凝土收缩的种类 | 第95-98页 |
·试验方法 | 第98-9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2页 |
·功能集料制备混凝土的抗渗性 | 第102-104页 |
·试验方法 | 第102-103页 |
·结果分析 | 第103-104页 |
·混凝土的精细设计理念与方法 | 第104-109页 |
·混凝土的精细设计理念的提出 | 第104页 |
·混凝土的精细设计方法 | 第104-10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3页 |
·结论 | 第109-112页 |
·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4页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