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5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1. 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 2.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严重性 | 第10-11页 |
| (二) 已有研究成果介评 | 第11-13页 |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 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四)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一 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分析 | 第15-23页 |
| (一) 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 第15-20页 |
| 1. 大学生就业概念 | 第15-16页 |
| 2. 大学生就业类型 | 第16-18页 |
| 3. 大学生就业的特点 | 第18-20页 |
| (二) 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种理论 | 第20-23页 |
| 1. 性别歧视理论 | 第20-21页 |
| 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21-22页 |
| 3. 文凭筛选理论 | 第22-23页 |
| 二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 第23-35页 |
|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集中表现 | 第23-26页 |
| 1. 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很不理想 | 第23-24页 |
| 2. 大学生就业的相对稳定性很差 | 第24-25页 |
| 3. 大学生就业的广义对口性降低 | 第25-26页 |
| (二)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26-35页 |
| 1. 学生择业意愿与市场需求的反差 | 第26-28页 |
| 2. 学生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的距离 | 第28-31页 |
| 3. 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环境的矛盾 | 第31-35页 |
| 三 破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探讨 | 第35-45页 |
| (一) 加强就业指导,降低学生择业反差 | 第35-38页 |
| 1.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力量 | 第35-36页 |
|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第36页 |
| 3. 合理改变毕业生的择业标准 | 第36-37页 |
| 4. 有效引导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 第37页 |
| 5. 确保学生就业信息完整准确 | 第37-38页 |
| (二) 改进大学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 第38-42页 |
| 1. 强化就业导向,调整专业设置 | 第39-40页 |
| 2. 优化课程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 第40页 |
| 3. 改进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 第40-41页 |
| 4. 密切社会联系,增强适应能力 | 第41-42页 |
| (三) 优化社会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创业 | 第42-45页 |
| 1. 加强创业宣传,营生优良氛围 | 第42页 |
| 2. 健全体制机制,提供政策保障 | 第42-43页 |
| 3. 搭建服务平台,促进自主创业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