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环结构的隐蔽攻击及其检测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写清单 | 第15-16页 |
1 引言 | 第16-3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1.2.1 数据完整性攻击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1.2.2 数据完整性攻击异常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5-28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8-30页 |
2 基于周期重放的时序逻辑双环隐蔽攻击 | 第30-49页 |
2.1 引言 | 第30-33页 |
2.2 双环隐蔽攻击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2.3 时序逻辑攻击模型 | 第34-37页 |
2.3.1 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2.3.2 攻击模型 | 第35-36页 |
2.3.3 影响评估模型 | 第36-37页 |
2.4 周期重放隐蔽模型 | 第37-38页 |
2.5 仿真实验 | 第38-48页 |
2.5.1 实验环境 | 第38-41页 |
2.5.2 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3 基于LSSVM的PID稳态偏差双环隐蔽攻击 | 第49-65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双环隐蔽攻击结构设计 | 第50-52页 |
3.3 PID稳态偏差攻击模型 | 第52-58页 |
3.3.1 控制器输入输出变量配对 | 第53-55页 |
3.3.2 单回路PID控制关系检验 | 第55-58页 |
3.3.3 PID稳态偏差攻击函数 | 第58页 |
3.4 稳态行为隐蔽攻击模型 | 第58-59页 |
3.5 仿真实验 | 第59-64页 |
3.5.1 实验环境 | 第59-61页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4 双环隐蔽攻击的异常检测方法 | 第65-88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基于四元组规则的时序逻辑异常检测模型 | 第66-68页 |
4.2.1 问题描述 | 第66-67页 |
4.2.2 检测模型 | 第67-68页 |
4.3 基于MSD-LSSVM的稳态异常检测模型 | 第68-75页 |
4.3.1 基本原理 | 第68-71页 |
4.3.2 模型训练 | 第71-72页 |
4.3.3 检测模型 | 第72-73页 |
4.3.4 评价指标 | 第73-75页 |
4.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75-86页 |
4.4.1 时序逻辑异常检测实验与分析 | 第75-78页 |
4.4.2 稳态异常检测实验与分析 | 第78-8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5 基于硬件在环的双环隐蔽攻击与检测验证 | 第88-104页 |
5.1 引言 | 第88页 |
5.2 安全测试平台整体设计 | 第88-91页 |
5.2.1 整体结构 | 第88-90页 |
5.2.2 开发环境 | 第90-91页 |
5.3 安全测试平台的基本功能实现 | 第91-96页 |
5.3.1 PLC控制 | 第91-92页 |
5.3.2 S7Comm通信 | 第92-94页 |
5.3.3 OPC通信 | 第94-95页 |
5.3.4 ARP攻击 | 第95-96页 |
5.4 双环隐蔽攻击与异常检测的实现 | 第96-103页 |
5.4.1 时序逻辑双环隐蔽攻击与检测 | 第96-99页 |
5.4.2 PID稳态偏差双环隐蔽攻击与检测 | 第99-10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8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4-106页 |
6.2 进一步工作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8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18-12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