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冠突曲霉LaeA基因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9页
    1.1 前言第8页
    1.2 冠突曲霉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3页
        1.2.1 冠突曲霉的鉴定第8-10页
        1.2.2 冠突曲霉的形态特征第10-11页
        1.2.3 冠突曲霉与茯砖茶品质第11页
        1.2.4 茯砖茶的保健功能第11-13页
    1.3 丝状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第13-14页
    1.4 LaeA基因的发现及概况第14-17页
        1.4.1 LaeA基因对丝状真菌发育的调控第15-16页
        1.4.2 LaeA基因对丝状真菌次级代谢的调控第16-17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第18-19页
        1.6.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1.6.2 关键技术第18-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40页
    1 材料第19-21页
        1.1 菌种第19页
        1.2 载体与LaeA基因序列信息第19页
        1.3 培养基第19-20页
        1.4 主要试剂第20页
        1.5 主要仪器第20-21页
        1.6 引物第21页
    2 方法第21-40页
        2.1 LaeA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1-22页
        2.2 LaeA基因敲除同源臂的PCR片段获得第22-23页
        2.3 LaeA基因敲除质粒pDHt/sk-hyg-LaeAL-LaeAR的构建第23-27页
            2.3.1 pDHt-sk-hyg质粒的提取第23页
            2.3.2 上游同源臂LaeAL及pDHt-sk-hyg质粒的上游双酶切第23-24页
            2.3.3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制作第24-25页
            2.3.4 上游同源臂LaeA与pDHt-sk-hyg质粒的连接第25页
            2.3.5 重组pDHt-hyg-LaeAL的验证第25-27页
            2.3.6 下游同源臂LaeAR与pDHt-sk-hyg-LaeAL质粒连接及酶切鉴定第27页
        2.4 LaeA基因敲除载体pDHt-hyg-LaeAR-LaeAL转化根癌农杆菌第27-29页
            2.4.1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7-28页
            2.4.2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及验证第28-29页
        2.5 重组质粒pDHt-hyg-LaeAR-LaeAL的根癌农杆菌转化真菌第29-30页
            2.5.1 新鲜孢子悬浮液制备及浓度测定第29页
            2.5.2 农杆菌共培养转化真菌第29-30页
        2.6 敲除转化子的PCR验证第30-31页
        2.7 Southernblot验证敲除转化子的拷贝数第31-37页
            2.7.1 探针标记第31-32页
            2.7.2 检测标记效率第32-33页
            2.7.3 DNA的消化及电泳第33-34页
            2.7.4 凝胶处理第34页
            2.7.5 DNA的转移和固定第34-36页
            2.7.6 杂交第36-37页
            2.7.7 膜洗涤的严谨性第37页
            2.7.8 免疫检测第37页
        2.8 实时荧光估算外源基因拷贝数第37-39页
            2.8.1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8-39页
            2.8.2 估算外源基因拷贝数第39页
        2.9 敲除转化子的形态特征观察第39页
        2.10 差异代谢产物检测第39-40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0-66页
    3.1 LaeA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0-46页
        3.1.1 LaeA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第40-42页
        3.1.2 LaeA基因序列预测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析第42-46页
            3.1.2.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分析第42-43页
            3.1.2.2 蛋白质的信号肽序列分析第43-44页
            3.1.2.3 蛋白质的保守结构域分析第44-45页
            3.1.2.4 LaeA基因系统树的构建第45-46页
    3.2 LaeA基因敲除质粒pDHt/sk-hyg-LaeAL-LaeAR的构建第46-49页
        3.2.1 敲除同源臂的PCR扩增结果第46-47页
        3.2.2 上下游同源臂与质粒pDHt-sk-hyg的连接及酶切鉴定第47-49页
    3.3 敲除载体pDHt/sk-hyg-LaeAR-LaeAL转化根癌农杆菌第49-50页
    3.4 LaeA基因敲除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第50-52页
    3.5 外源基因HYG拷贝数验证第52-54页
        3.5.1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2-53页
        3.5.2 敲除株Real-timePCR检测第53-54页
    3.6 敲除菌株的形态观察第54-63页
        3.6.1 NaCl浓度及温度对菌落的影响第54-57页
        3.6.2 不同类型渗透压对菌落的影响第57-59页
        3.6.3 菌落产黑色素的变化第59-60页
        3.6.4 酸碱度对菌落的影响第60-62页
        3.6.5 显微结构观察第62-63页
    3.7 高效液相检测结果第63-66页
        3.7.1 固体培养基菌丝高液结果第63-65页
        3.7.2 液体培养基高液结果第65-66页
第四章 讨论第66-70页
    4.1 敲除载体的获得第66-67页
    4.2 农杆菌转化冠突曲霉的方法第67页
    4.3 LaeA基因与产孢的关系第67-68页
    4.4 LaeA基因与次级代谢的关系第68-69页
    4.5 总结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七种植区土壤农药残留特征及微生物修复研究
下一篇:硫对猕猴桃果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溃疡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