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1.1.1 分割器的概述 | 第10-12页 |
1.1.2 非圆齿轮传动技术的概述 | 第12-13页 |
1.1.3 非圆齿轮传动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分割器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非圆齿轮传动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非圆齿轮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非圆齿轮分割器的设计 | 第20-38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非圆齿轮节曲线的设计 | 第20-25页 |
2.2.1 非圆齿轮节曲线的方程式 | 第20-22页 |
2.2.2 节曲线曲率半径的计算和凸性的校验 | 第22-24页 |
2.2.3 节曲线封闭的条件 | 第24-25页 |
2.3 非圆齿轮的齿廓设计 | 第25-29页 |
2.3.1 可用齿廓的方程 | 第25-27页 |
2.3.2 齿根过渡曲线的方程 | 第27-29页 |
2.4 非圆齿轮基本参数的计算 | 第29-31页 |
2.4.1 非圆齿轮压力角 | 第29-30页 |
2.4.2 齿轮在节曲线上的位置 | 第30页 |
2.4.3 非圆齿轮副的重合度 | 第30-31页 |
2.5 非圆齿轮分割器的结构设计 | 第31-36页 |
2.5.1 非圆齿轮分割器的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2.5.2 非圆齿轮分割器传动比函数的推导 | 第32-34页 |
2.5.3 非圆齿轮分割器的设计 | 第34-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非圆齿轮副动力学模型 | 第38-57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非圆齿轮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2页 |
3.2.1 非圆齿轮分割器扭转振动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3.2.2 非圆齿轮副扭转振动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3.2.3 非圆齿轮副扭转振动模型的简化 | 第41-42页 |
3.3 非圆齿轮扭转振动模型中各参数的计算 | 第42-53页 |
3.3.1 非圆齿轮综合啮合刚度 | 第42-49页 |
3.3.2 非圆齿轮副其他参数的计算 | 第49-53页 |
3.4 非圆齿轮副扭转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53-56页 |
3.4.1 非圆齿轮副扭转振动微分方程的无量纲化 | 第53页 |
3.4.2 非圆齿轮副扭转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53-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非圆齿轮副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57-74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不同激励下的振动响应 | 第57-64页 |
4.2.1 额定负载激起的振动响应 | 第57-60页 |
4.2.2 啮合综合误差激励激起的振动响应 | 第60-61页 |
4.2.3 非圆齿轮副质量不平衡激起的振动响应 | 第61-64页 |
4.3 参数对非圆齿轮副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64-73页 |
4.3.1 转速对非圆齿轮副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2 阻尼比对非圆齿轮副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4.3.3 质量不平衡对非圆齿轮副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4.3.4 时变啮合刚度对非圆齿轮副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70-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ADAMS动力学仿真及有限元分析 | 第74-89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基于ADAMS的非圆齿轮副动力学仿真 | 第74-77页 |
5.2.1 ADAMS动力学仿真概述 | 第74-75页 |
5.2.2 非圆齿轮副动力学分析 | 第75-77页 |
5.3 基于ANSYS的非圆齿轮副有限元分析 | 第77-88页 |
5.3.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77-78页 |
5.3.2 非圆齿轮的模态分析 | 第78-82页 |
5.3.3 非圆齿轮的结构优化 | 第82-83页 |
5.3.4 基于ANSYS的非圆齿轮传动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83-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2页 |
6.1 总结 | 第89-90页 |
6.1.1 全文总结 | 第89-90页 |
6.1.2 本文创新点 | 第9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学术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