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一章 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6页 |
一、未成年人的概念及特点 | 第14页 |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 | 第14-15页 |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殊性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 第16-18页 |
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 | 第16页 |
二、人格心理教育 | 第16-17页 |
三、社会公德教育 | 第17页 |
四、生态道德教育 | 第17页 |
五、新媒体道德教育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的基本功能 | 第18-19页 |
一、思维导向功能 | 第18页 |
二、行为调节功能 | 第18-19页 |
三、自我激励功能 | 第19页 |
第四节 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一、落实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 第19-20页 |
二、促进新时期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20页 |
三、为实现中国梦培育优秀人才的客观要求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2-31页 |
第一节 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 | 第22-24页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第22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 | 第24-26页 |
一、缺少全社会共同培育未成年思想道德的氛围 | 第24页 |
二、学校教育系统性有余但创新性不足 | 第24-25页 |
三、新媒体平台缺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 | 第25-26页 |
四、家庭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弱化 | 第26页 |
第三节 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一、新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宏观影响 | 第26-28页 |
二、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理念与队伍素质局限 | 第28-29页 |
三、新媒体教育责任意识及法治管理不到位 | 第29-30页 |
四、家庭教育缺少科学的“对话机制”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净化社会道德环境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 第31-32页 |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发展 | 第31页 |
二、发挥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潜在力量 | 第31-32页 |
三、主导舆论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话语权 | 第32页 |
第二节 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 | 第32-36页 |
一、树立“全域育人”与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 | 第32-33页 |
二、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体系 | 第33-34页 |
三、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 | 第34-35页 |
四、提升思想道德建设队伍的综合能力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加强法治管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教育作用 | 第36-37页 |
一、主流新媒体应加强道德自律 | 第36页 |
二、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法治化管理 | 第36-37页 |
第四节 以家庭家风教育引领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 | 第37-39页 |
一、家长应转变观念以身作则 | 第37-38页 |
二、发展平等有效的亲子对话 | 第38页 |
三、以家风熏陶和激励未成年人开展自我教育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