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放牧对草原群落构建和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1.1 草地生态系统第16页
    1.2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16-18页
        1.2.1 功能群物种组成第16-17页
        1.2.2 物种多样性第17-18页
    1.3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第18-21页
        1.3.1 草地生产力第18-19页
        1.3.2 土壤养分第19页
        1.3.3 群落碳/水交换过程第19-21页
        1.3.4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第21页
    1.4 科学问题和假设第21-22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1.5.1 补充放牧生态学理论第22页
        1.5.2 优化草地放牧管理第22-23页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24-30页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第24-28页
        2.1.1 研究区位置第24页
        2.1.2 研究区植被第24-26页
        2.1.3 研究区温度格局第26-27页
        2.1.4 研究区降水格局第27-28页
    2.2 试验设计和方法第28-30页
        2.2.1 放牧试验设计第28页
        2.2.2 试验取样方法第28-30页
第三章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第30-4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3.2.1 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和密度第30-31页
        3.2.2 植物群落枯落物生物量第31页
        3.2.3 植物群落地下根系生物量第31-32页
        3.2.4 植物群落根冠比第32页
        3.2.5 分析方法第3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2-43页
        3.3.1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和密度的影响第32-35页
        3.3.2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枯落物生物量的影响第35-36页
        3.3.3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地下根系生物量的影响第36-41页
        3.3.4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根冠比的影响第41-43页
    3.4 讨论第43-47页
        3.4.1 地上生物量对放牧的响应第44-45页
        3.4.2 地上枯落物对放牧的响应第45-46页
        3.4.3 根系生物量对放牧的响应第46-47页
        3.4.4 根冠比对放牧的响应第47页
    3.5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49-73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9-53页
        4.2.1 物种多样性第49-50页
        4.2.2 功能多样性第50-52页
        4.2.3 谱系多样性第52-53页
        4.2.4 分析方法第53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3-66页
        4.3.1 放牧强度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53-58页
        4.3.2 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第58-62页
        4.3.3 放牧强度对植物谱系多样性的影响第62-66页
    4.4 讨论第66-72页
        4.4.1 物种多样性对放牧的响应第66-69页
        4.4.2 功能多样性对放牧的响应第69-70页
        4.4.3 谱系多样性对放牧的响应第70-72页
    4.5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群组成的影响第73-94页
    5.1 引言第7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5.2.1 植物功能群第73页
        5.2.2 分析方法第73-74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74-90页
        5.3.1 放牧强度对植物生活型功能群相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第74-78页
        5.3.2 放牧强度对植物生活型功能群相对生物量影响第78-81页
        5.3.3 放牧强度对C3/C4 植物功能群相对物种丰富度影响第81-85页
        5.3.4 放牧强度对C3/C4 植物功能群相对生物量影响第85-90页
    5.4 讨论第90-92页
        5.4.1 多年生丛生型禾草(PB)对放牧的响应第90页
        5.4.2 多年生根茎型禾草(PR)对放牧的响应第90-91页
        5.4.3 多年生杂类草(PF)对放牧的响应第91页
        5.4.4 一、二年生植物(AB)对放牧的响应第91-92页
        5.4.5 C3/C4 植物第92页
    5.5 小结第92-94页
第六章 放牧强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94-103页
    6.1 引言第94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94-95页
        6.2.1 土壤样品取样、前处理和碳/氮测定第94页
        6.2.2 分析方法第94-95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95-101页
        6.3.1 放牧强度、年份和土壤深度对土壤碳/氮的影响第95页
        6.3.2 放牧强度对土壤碳的影响第95-97页
        6.3.3 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的影响第97-99页
        6.3.4 放牧强度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第99-101页
    6.4 讨论第101-102页
    6.5 小结第102-103页
第七章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CO_2和水汽交换的影响第103-125页
    7.1 引言第103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103-108页
        7.2.1 土壤CO_2和水汽交换的测定第103-104页
        7.2.2 群落CO_2和水汽交换的测定第104-106页
        7.2.3 群落碳/水利用率的计算第106页
        7.2.4 土温/湿的测定第106-107页
        7.2.5 CO_2和水汽通量计算第107页
        7.2.6 分析方法第107-108页
    7.3 结果与分析第108-120页
        7.3.1 放牧强度对群落光合的影响第108-109页
        7.3.2 放牧强度对群落呼吸的影响第109-111页
        7.3.3 放牧强度对群落水分蒸发的影响第111-113页
        7.3.4 放牧强度对群落碳/水利用率的影响第113-115页
        7.3.5 放牧强度对土壤温/湿度和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第115-120页
    7.4 讨论第120-124页
        7.4.1 光合过程对放牧的响应第120-121页
        7.4.2 呼吸过程对放牧的响应第121-123页
        7.4.3 水汽交换过程对放牧的响应第123页
        7.4.4 群落碳/水利用率对放牧的响应第123-124页
    7.5 小结第124-125页
第八章 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第125-134页
    8.1 引言第125页
    8.2 材料与方法第125-126页
        8.2.1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第125-126页
        8.2.2 分析方法第126页
        8.2.3 结构方程模型第126页
    8.3 结果与分析第126-131页
        8.3.1 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第126-127页
        8.3.2 放牧强度对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性关系的影响第127-131页
    8.4 讨论第131-132页
    8.5 小结第132-134页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134-137页
    9.1 研究结果与结论第134-135页
    9.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7页
附表第157-165页
附图第165-166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66-167页
课题来源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原植硅体封存碳潜力及其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
下一篇:无乳链球菌入侵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