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碳预算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以BG公司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碳预算 | 第10-11页 |
1.2.2 碳排放市场机制 | 第11-12页 |
1.2.3 企业碳预算 | 第12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碳预算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与碳预算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温室气体 | 第15页 |
2.1.2 碳排放配额及CCER | 第15页 |
2.1.3 碳预算 | 第15-16页 |
2.2 碳预算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2.1 外部性理论 | 第16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2.2.3 生态足迹理论 | 第17-19页 |
3 钢铁行业碳排放情况及碳预算管理情况 | 第19-27页 |
3.1 钢铁行业生产能耗情况 | 第19-23页 |
3.1.1 钢铁行业生产情况 | 第19-21页 |
3.1.2 钢铁能源消耗情况 | 第21-23页 |
3.2 钢铁企业碳排放管理情况 | 第23-27页 |
3.2.1 我国钢铁企业碳排放情况 | 第23-24页 |
3.2.2 我国钢铁企业碳管理情况 | 第24页 |
3.2.3 钢铁行业面临节能减排压力 | 第24-27页 |
4 钢铁企业碳预算编制及碳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 第27-37页 |
4.1 钢铁企业碳预算核算 | 第27-31页 |
4.1.1 碳排放量核算 | 第27-30页 |
4.1.2 碳预算平衡关系 | 第30-31页 |
4.2 钢铁企业碳预算编制流程及内容 | 第31-35页 |
4.2.1 碳预算编制整体思路 | 第31-32页 |
4.2.2 碳预算编制流程 | 第32-34页 |
4.2.3 碳预算目标确定 | 第34页 |
4.2.4 碳预算编制方案 | 第34-35页 |
4.3 建立企业碳预算管理体系 | 第35-37页 |
5 BG公司碳预算模拟应用 | 第37-69页 |
5.1 BG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37-41页 |
5.1.1 企业简介 | 第37页 |
5.1.2 BG公司碳排放情况 | 第37-39页 |
5.1.3 BG公司碳减排情况 | 第39-41页 |
5.2 BG公司碳预算机构设置 | 第41-43页 |
5.3 BG公司碳预算编制 | 第43-61页 |
5.3.1 碳预算编制管理流程 | 第43-45页 |
5.3.2 设定碳预算目标 | 第45-48页 |
5.3.3 BG公司碳排放需求量预算 | 第48-52页 |
5.3.4 BG公司减排活动及预算 | 第52-58页 |
5.3.5 BG公司碳排放权交易活动预算 | 第58页 |
5.3.6 BG公司碳减排成本收益预算 | 第58-61页 |
5.4 碳预算的执行、控制与调整 | 第61-64页 |
5.4.1 BG公司碳预算执行控制流程 | 第61-63页 |
5.4.2 碳预算调整流程 | 第63-64页 |
5.5 碳预算分析和考核 | 第64-69页 |
5.5.1 BG公司碳预算分析考核流程 | 第64-65页 |
5.5.2 BG公司碳预算考核内容及方式 | 第65-69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6.2.1 本文研究不足 | 第70页 |
6.2.2 本文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