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交通拥堵费定价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页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1.4 博弈论的相关知识 | 第12-15页 |
1.4.1 博弈论的概念 | 第12-13页 |
1.4.2 博弈分类 | 第13-14页 |
1.4.3 纳什均衡 | 第14-15页 |
1.5 论文的框架 | 第15-16页 |
2 交通拥堵的相关概念及经济学分析 | 第16-22页 |
2.1 交通拥堵与交通拥堵费 | 第16-17页 |
2.1.1 交通拥堵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交通拥堵费的含义 | 第16-17页 |
2.2 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 | 第17-19页 |
2.2.1 交通拥堵的危害 | 第17-18页 |
2.2.2 交通拥堵的外部成本 | 第18-19页 |
2.3 解决交通拥堵的常用方法 | 第19-22页 |
2.3.1 增加道路的供给 | 第19页 |
2.3.2 汽车单双号限行 | 第19-20页 |
2.3.3 收取交通拥堵费 | 第20-22页 |
3 昆明市交通现状和收取交通拥堵费分析 | 第22-28页 |
3.1 昆明市交通现状 | 第22-24页 |
3.1.1 供给现状 | 第22-23页 |
3.1.1.1 路网建设 | 第22页 |
3.1.1.2 公共交通的发展 | 第22-23页 |
3.1.2 需求现状 | 第23-24页 |
3.1.2.1 机动车的发展 | 第23-24页 |
3.1.2.2 非机动车的发展 | 第24页 |
3.2 昆明市道路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3.2.1 车多路少,交通供需失衡 | 第24-25页 |
3.2.2 路网结构不合理 | 第25-26页 |
3.2.2.1 道路分布不均匀 | 第25页 |
3.2.2.2 缺乏道路微循环 | 第25-26页 |
3.2.3 交通管理技术落后 | 第26页 |
3.3 昆明市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28页 |
3.3.1 供给端失灵 | 第26-27页 |
3.3.2 拥堵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 第27-28页 |
4 基于博弈论的交通拥堵费作用机理分析 | 第28-33页 |
4.1 产生道路拥堵的博弈分析 | 第28-29页 |
4.2 收取道路拥堵费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3页 |
4.2.1 收取道路拥堵费的合法性分析 | 第29-30页 |
4.2.2 收取道路拥堵费可行性的博弈分析 | 第30-33页 |
5 基于博弈论的交通拥堵费定价模型 | 第33-45页 |
5.1 单条道路的拥堵定价博弈模型 | 第33-38页 |
5.1.1 交通参与者之间的博弈 | 第33-36页 |
5.1.2 交通参与者与交通管理者之间的博弈 | 第36-38页 |
5.1.3 交通拥堵费的定价分析 | 第38页 |
5.2 拥堵区域的拥堵定价博弈模型 | 第38-39页 |
5.3 多条道路的拥堵定价博弈模型 | 第39-40页 |
5.4 算例 | 第40-45页 |
5.4.1 单条道路的交通拥堵费定价 | 第41-43页 |
5.4.2 拥堵区域的交通拥堵费定价 | 第43-4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45页 |
6.2 展望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