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S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8页 |
2.1 SY公司概况 | 第19-21页 |
2.1.1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 | 第19-20页 |
2.1.2 SY公司简介 | 第20-21页 |
2.1.3 SY公司经营现状 | 第21页 |
2.2 SY公司应收账款现状 | 第21-23页 |
2.3 SY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2.3.1 应收账款流动占比高 | 第23页 |
2.3.2 营运资本紧张 | 第23-25页 |
2.3.3 利润质量下挫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27-28页 |
第三章 SY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成因解析 | 第28-34页 |
3.1 事前管理成因分析 | 第28-29页 |
3.1.1 客户档案信息不全面 | 第28页 |
3.1.2 客户信息不可靠 | 第28-29页 |
3.1.3 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 | 第29页 |
3.2 事中管理成因分析 | 第29-30页 |
3.2.1 赊销条款的确定具有随意性 | 第30页 |
3.2.2 赊销交易的审批混乱 | 第30页 |
3.2.3 赊销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 第30页 |
3.3 事后管理成因分析 | 第30-32页 |
3.3.1 对客户信息的动态跟进不及时 | 第30-31页 |
3.3.2 应收账款分析和反馈不到位 | 第31页 |
3.3.3 收款责任落实不够 | 第31页 |
3.3.4 奖惩机制不科学 | 第31-32页 |
3.3.5 催收政策缺乏力度 | 第32页 |
3.4 其他外部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第四章 S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对策及建议 | 第34-46页 |
4.1 应收账款事前管理 | 第34-38页 |
4.1.1 完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 | 第34-36页 |
4.1.2 确定符合经营方针的信用政策 | 第36-37页 |
4.1.3 改工厂直销为买断代理制 | 第37-38页 |
4.2 应收账款事中管理 | 第38-41页 |
4.2.1 规范信用交易审批流程 | 第38-39页 |
4.2.2 完善合同管理 | 第39-40页 |
4.2.3 加强客户的动态跟踪管理 | 第40-41页 |
4.3 应收账款事后管理 | 第41-45页 |
4.3.1 实行应收账款分类管理 | 第41页 |
4.3.2 加强逾期账款的催收 | 第41-42页 |
4.3.3 定期进行对账并召开通报会议 | 第42页 |
4.3.4 加强责任追究和绩效考核 | 第42-43页 |
4.3.5 拓宽应收账款融资渠道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