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7-21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污泥调理及污泥陶粒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48页 |
·污泥的来源、分类与性质 | 第21-22页 |
·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 第22-24页 |
·污泥调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24-34页 |
·化学调理 | 第24-28页 |
·物理调理 | 第28-29页 |
·物理化学联合调理 | 第29-30页 |
·物理调理剂调理 | 第30-34页 |
·脱水污泥资源化前景展望 | 第34页 |
·污泥陶粒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第34-46页 |
·陶粒简介 | 第34-35页 |
·陶粒烧胀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污泥陶粒烧制工艺及机理研究进展 | 第37-45页 |
·目前污泥陶粒制备及机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45-46页 |
·污泥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粉煤灰对污泥的脱水调理效果研究 | 第48-74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54页 |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71页 |
·化学成分 | 第54-55页 |
·形貌分析 | 第55-58页 |
·粒度分布 | 第58-62页 |
·表面电性 | 第62-65页 |
·污泥比阻 | 第65页 |
·脱水程度 | 第65-68页 |
·脱水速度 | 第68-70页 |
·粉煤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作用机理 | 第70-71页 |
·应用展望 | 第71-73页 |
·卫生填埋处置 | 第71-72页 |
·烧制污泥粉煤灰陶粒 | 第72-73页 |
·本章结论 | 第73-74页 |
第四章 污泥陶粒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 第74-107页 |
·引言 | 第74-75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5-76页 |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6-104页 |
·原材料性质分析 | 第76-81页 |
·污泥陶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81-85页 |
·污泥陶粒的膨胀机理探讨 | 第85-97页 |
·污泥陶粒矿物相分析 | 第97-101页 |
·污泥陶粒烧制工艺的特点 | 第101页 |
·污泥陶粒对重金属的固化机理探讨 | 第101-104页 |
·本章结论 | 第104-107页 |
第五章 污泥陶粒中试生产 | 第107-111页 |
·实验室动态生产试验 | 第107-108页 |
·中试生产 | 第108-110页 |
·中试生产原料 | 第108页 |
·主要生产设备 | 第108页 |
·生产工艺流程 | 第108-109页 |
·产品性能测试 | 第109-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污泥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11-117页 |
·引言 | 第11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1-113页 |
·实验装置 | 第111-1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12-11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3-116页 |
·陶粒滤料的微生物亲和性 | 第113-115页 |
·陶粒滤料BAF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 第115-116页 |
·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结论 | 第117-119页 |
·研究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5-13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37-138页 |
附录1 PROPERTIES AND EFFECT OF FORMING SEWAGE SLUDGE INTOLIGHTWEIGHT CERAMICS | 第138-154页 |
附录2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EWAGE SLUDGE CERAMICPELLETS | 第154-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