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大不敬罪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9-12页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大不敬罪概述 | 第14-36页 |
第一节 先秦时期敬的含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汉代不敬罪与大不敬罪 | 第15-28页 |
一、汉代不敬罪 | 第16-21页 |
二、汉代大不敬罪 | 第21-28页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不敬罪 | 第28-33页 |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大不敬罪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唐代律令与大不敬罪 | 第36-50页 |
第一节 唐代大不敬罪概念及分类 | 第36-43页 |
一、盗大祀神御之物、乘舆服御物 | 第37-38页 |
二、盗及伪造御宝 | 第38-40页 |
三、合和御药 | 第40页 |
四、造御膳,误犯食禁 | 第40-41页 |
五、御幸舟船,误不牢固 | 第41-42页 |
六、指斥乘舆,情理切害 | 第42-43页 |
七、对捍制使,而无人臣之礼 | 第43页 |
第二节 唐代大不敬罪适用范围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唐代大不敬罪刑罚体系 | 第44-50页 |
第三章 唐代司法与大不敬罪 | 第50-55页 |
第一节 唐代司法中的大不敬罪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唐代司法中大不敬罪的特点 | 第52-55页 |
第四章 宋代法律中的大不敬罪 | 第55-65页 |
第一节 从大不敬罪到大不恭罪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御笔行事与宋代大不恭罪 | 第56-65页 |
第五章 宋代司法中的大不敬罪 | 第65-74页 |
第一节 指斥乘舆与宋代司法 | 第65-71页 |
第二节 宋代大不恭扩张与演变的原因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附录 | 第86-12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2-123页 |
后记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