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一) 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11页
        (二) 生物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1-12页
        (三)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第12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一) 研究内容第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三) 小结第17页
    五、创新之处第17-18页
        (一) 理论创新第17页
        (二) 实践创新第17-18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8-23页
    一、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 模式第18页
        (二) 教学模式第18页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第18-19页
    二、理论基础第19-23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三) 信息加工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第23-35页
    一、调查目的第23页
    二、调查对象第23页
    三、调查方法第23页
    四、调查问卷编制第23-24页
    五、数据统计及问题分析第24-35页
        (一) 问卷信度分析第24页
        (二)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第24-32页
        (三) 教师访谈情况分析第32-33页
        (四) 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第33-35页
第四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第35-39页
    一、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原则第35-36页
        (一) 以生为本原则第35页
        (二) 开放性原则第35页
        (三) 高效性原则第35-36页
        (四) 适用性原则第36页
    二、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步骤第36-39页
        (一) 课前准备阶段第37页
        (二) 课堂教学阶段第37-38页
        (三) 课后提升阶段第38-39页
第五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39-52页
    一、研究方案设计第39页
        (一) 研究目的第39页
        (二) 研究对象第39页
        (三) 研究过程及方法第39页
    二、研究过程实施第39-47页
        (一) 教学案例第39-46页
        (二) 教学反思第46-47页
    三、教学应用效果分析第47-49页
        (一) 学生访谈情况分析第47-48页
        (二) 成绩比较分析第48-49页
    四、完善混合教学的建议第49-52页
        (一) 对学校的建议第49-50页
        (二) 对教师的建议第50-51页
        (三) 对学生的建议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一、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2-53页
        (一) 研究结论第52页
        (二) 研究建议第52-53页
    二、不足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60页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第57-58页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第58-59页
    附录三:学生访谈提纲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优秀男子链球大学生运动员杜立闽赛前训练研究
下一篇:高中物理力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