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来源与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内容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第2章 用户研究与竞品分析 | 第15-26页 |
2.1 用户研究 | 第15-17页 |
2.1.1 用户研究概述 | 第15页 |
2.1.2 用户研究的常用方法 | 第15-16页 |
2.1.3 竞争性用户体验研究 | 第16-17页 |
2.2 用户研究与竞品分析 | 第17-20页 |
2.2.1 竞品分析的定义 | 第17-18页 |
2.2.2 用户研究中的竞品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2.3 竞品分析在用户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6页 |
2.3.1 竞品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2.3.2 竞品分析的阶段定位 | 第21-23页 |
2.3.3 竞品分析的职责定位 | 第23-26页 |
第3章 竞品的界定与竞品的分析维度 | 第26-46页 |
3.1 竞品的界定范围——产品的竞争层次分析 | 第26-29页 |
3.1.1 产品的市场竞争层次 | 第26-28页 |
3.1.2 产品的功能需求竞争层次 | 第28-29页 |
3.1.3 产品的用户竞争层次 | 第29页 |
3.2 用户研究中的竞品界定方法 | 第29-37页 |
3.2.1 产品竞争层次的界定方法 | 第30-31页 |
3.2.2 基于用户判断的界定方法 | 第31-33页 |
3.2.3 直接参考第三方数据的界定方法 | 第33-35页 |
3.2.4 基于关键词联想的界定方法 | 第35-37页 |
3.3 竞品的信息来源与搜集方法 | 第37-39页 |
3.3.1 一般硬件产品 | 第37-38页 |
3.3.2 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来源与搜集方法 | 第38-39页 |
3.4 竞品分析的分析维度 | 第39-46页 |
3.4.1 硬件产品的分析维度 | 第39-41页 |
3.4.1.1 市场属性 | 第39-40页 |
3.4.1.2 物理属性 | 第40页 |
3.4.1.3 情感属性 | 第40-41页 |
3.4.1.4 使用体验 | 第41页 |
3.4.2 软件产品的分析维度 | 第41-46页 |
3.4.2.1 用户体验五要素 | 第41-44页 |
3.4.2.2 产品体验关键差异点 | 第44-46页 |
第4章 竞品的具体分析方法研究 | 第46-75页 |
4.1 根据已有信息进行直接分析 | 第47-60页 |
4.1.1 信息对比分析法 | 第48-51页 |
4.1.1.1 对比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 第48-50页 |
4.1.1.2 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第50-51页 |
4.1.2 SWOT分析法 | 第51-54页 |
4.1.2.1 方法的应用研究 | 第51-52页 |
4.1.2.2 个案研究 | 第52-54页 |
4.1.2.3 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第54页 |
4.1.3 人物角色分析法 | 第54-57页 |
4.1.3.1 方法的应用研究 | 第54-55页 |
4.1.3.2 个案分析 | 第55-57页 |
4.1.3.3 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第57页 |
4.1.4 其它分析方法 | 第57-60页 |
4.2 通过直接体验产品来分析 | 第60-64页 |
4.2.1 认知走查法 | 第61-63页 |
4.2.1.1 方法的适用性 | 第61页 |
4.2.1.2 方法的应用研究 | 第61-63页 |
4.2.2 启发式评估法 | 第63-64页 |
4.2.2.1 方法的适用性 | 第63页 |
4.2.2.2 方法的应用研究 | 第63-64页 |
4.2.3 认知走查与启发式评估在竞品分析中的比较 | 第64页 |
4.3 通过对用户的调研来分析 | 第64-73页 |
4.3.1 价值机会分析 | 第65-69页 |
4.3.1.1 方法的应用研究 | 第65-68页 |
4.3.1.2 个案分析及方法的局限性 | 第68-69页 |
4.3.2 可用性测试 | 第69-72页 |
4.3.2.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69-71页 |
4.3.2.2 个案分析及方法的局限性 | 第71-72页 |
4.3.3 其它调研分析法 | 第72-73页 |
4.4 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竞品分析的一般步骤与各环节方法的比较 | 第75-91页 |
5.1 竞品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75-87页 |
5.1.1 明确分析的目的 | 第75-78页 |
5.1.2 合理的界定需要分析的竞品 | 第78-81页 |
5.1.3 确定合适的竞品分析维度 | 第81-83页 |
5.1.4 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具体分析 | 第83-85页 |
5.1.5 输出分析结果并采取行动 | 第85-87页 |
5.2 硬件产品与软件产品领域竞品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87页 |
5.3 不同阶段竞品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87-88页 |
5.4 竞品分析的常见误区 | 第88-89页 |
5.5 竞品分析在市场调研和用户研究中的比较 | 第89-9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1-93页 |
6.1 总结 | 第91-92页 |
6.2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