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秆基活性炭对印染废水中有机物吸附性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与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1.1 印染废水概述 | 第9-10页 |
1.1.2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第10-12页 |
1.1.3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2-17页 |
1.2 活性炭制备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1 物理活化法 | 第18页 |
1.2.2 化学活化法 | 第18-19页 |
1.3 吸附的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1.3.1 吸附类型 | 第19页 |
1.3.2 吸附动力学理论 | 第19-20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1 棉秆基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 第21页 |
1.5.2 棉秆基活性炭吸附性研究 | 第21-22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2章 活性炭的制备与工艺优化 | 第23-33页 |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2.1.2 试验试剂 | 第23页 |
2.1.3 试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 活性炭的制备 | 第24页 |
2.3 表征测定 | 第24-26页 |
2.3.1 棉秆基活性炭的碘吸附值测定 | 第24-25页 |
2.3.2 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测定 | 第25页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 第25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5-26页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2.4.1 棉秆基活性炭制备的工艺优化 | 第26-27页 |
2.4.2 棉秆基活性炭的碘吸附值测定 | 第27-28页 |
2.4.3 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测定 | 第28-29页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 第29-30页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试验与分析 | 第33-38页 |
3.1 吸附试验方法 | 第3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3.2.1 炭化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2 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3 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35-36页 |
3.2.4 棉秆基活性炭与其他吸附剂比较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棉秆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 第38-42页 |
4.1 吸附试验方法 | 第3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4.2.1 炭化温度与活性炭投放量对吸附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2 吸附等温线及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4.2.3 棉秆基活性炭与其他吸附剂比较 | 第40-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棉秆基活性炭对偶氮类染料的吸附 | 第42-46页 |
5.1 吸附试验方法 | 第42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5.2.1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42-43页 |
5.2.2 染料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3 棉秆基活性炭与其他处理方式比较 | 第44-4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棉秆基活性炭对蒽醌类染料的吸附 | 第46-50页 |
6.1 吸附试验方法 | 第46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6.2.1 活性炭投放量对吸附的影响 | 第46-47页 |
6.2.2 染料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7页 |
6.2.3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7-48页 |
6.2.4 棉秆基活性炭与其他吸附剂比较 | 第48-4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7.1 结论 | 第50-51页 |
7.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