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武职荐举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8-15页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第8页
    二、研究现状第8-12页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12-15页
第一章 明代武职荐举的产生第15-42页
    第一节 明前武职荐举的溯源第15-20页
    第二节 明代武职荐举的萌芽第20-22页
    第三节 明代武职荐举的确立及原因第22-32页
        一、武职荐举的确立第22-30页
        二、武职荐举确立的原因第30-32页
    第四节 明代武职荐举的演进特征第32-42页
        一、宣德时期:武职荐举制度化的初期阶段第33页
        二、正统至弘治时期:武职荐举制度化的关键阶段第33-35页
        三、嘉靖时期:武职荐举制度的成熟阶段第35-37页
        四、万历至崇祯时期:武职荐举制度的式微阶段第37-42页
第二章 明代武职荐举的机构第42-68页
    第一节 兵部及职官在武职荐举中的地位第42-48页
    第二节 武选与职方在武职荐举中的职责第48-59页
        一、武选司所涉武职荐举第48-55页
        二、职方司所涉武职荐举第55-59页
    第三节 兵科在武职荐举中的权责第59-68页
        一、参与及纠劾武职荐举活动第60-64页
        二、预涉及查覆“将材簿”与“武职揭帖”第64-68页
第三章 明代武职荐举的方式第68-125页
    第一节 “会推武职”的“会官之法”第68-75页
        一、“会官之法”的渊源第69-70页
        二、“会官之法”的发展第70-75页
    第二节 “推举武职”的“缺一推二”第75-83页
        一、“缺一推二”的产生第75-77页
        二、“缺一推二”的发展第77-83页
    第三节 “举用将材”的“举考升擢”第83-108页
        一、“举考升擢”的产生第84-89页
        二、“举考升擢”的发展第89-101页
        三、“举考升擢”的残续及其它第101-108页
    第四节 武职荐举的“将材簿”第108-125页
        一、“将材簿”的渊源推测第108-111页
        二、“将材簿”的举劾考语第111-125页
结语第125-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时期泸江流域城市研究
下一篇:1930年代的冤狱赔偿运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