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论文--全球定位系统(GPS)论文

北斗测速与测姿技术及互检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GNSS测速技术发展与现状第10-11页
        1.2.2 GNSS测姿技术发展与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3-15页
        1.3.1 研究目标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GNSS定位理论基础第15-22页
    2.1 数学模型第15-16页
        2.1.1 非差观测模型第15-16页
        2.1.2 单差、双差观测模型第16页
    2.2 主要误差及改正模型第16-19页
        2.2.1 卫星星历误差第16-17页
        2.2.2 卫星钟差与接收机钟差第17页
        2.2.3 电离层延迟第17-18页
        2.2.4 对流层延迟第18-19页
        2.2.5 多路径效应第19页
        2.2.6 其他误差第19页
    2.3 参数估计第19-22页
        2.3.1 最小二乘估计第19-20页
        2.3.2 卡尔曼滤波第20-22页
第三章 北斗速度测量方法第22-36页
    3.1 北斗多普勒频移测速第22-26页
        3.1.1 原始多普勒频移测速第22-24页
        3.1.2 载波相位导出多普勒频移测速第24-25页
        3.1.3 TDCP测速第25-26页
        3.1.4 三种测速方法数学模型对比第26页
    3.2 北斗测速性能分析第26-35页
        3.2.1 静态模拟动态实验第26-32页
        3.2.2 动态试验第32-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北斗姿态测量方法第36-57页
    4.1 姿态测量中短基线解算方法第36-42页
        4.1.1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基线解算模型第36-38页
        4.1.2 模糊度快速固定第38-42页
    4.2 基线-姿态角解算方法第42-47页
        4.2.1 姿态角解算基础第42-45页
        4.2.2 姿态角计算方法第45-47页
    4.3 算例分析第47-56页
        4.3.1 模糊度固定算例分析第47-52页
        4.3.2 姿态角计算算例分析第52-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速度-姿态互检方法第57-62页
    5.1 附有速度信息的单历元模糊度固定法第57-59页
        5.1.1 基本原理第57页
        5.1.2 算例分析第57-59页
    5.2 速度—姿态互检第59-61页
        5.2.1 基本原理第59页
        5.2.2 算例分析第59-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2-65页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第62-63页
    6.2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成触觉感知和可视化受伤报警的双模电子皮肤
下一篇:董秘财务经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