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IL标准的系统运维平台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2-14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前景 | 第12-13页 |
| 1.3 课题的内容及意义 | 第13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2.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4-22页 |
| 2.1 ITIL标准 | 第14-15页 |
| 2.2 Web框架 | 第15-19页 |
| 2.2.1 Flask框架 | 第16页 |
| 2.2.2 Python MVC模式 | 第16-18页 |
| 2.2.3 RESTful架构风格 | 第18-19页 |
| 2.3 数据库相关技术介绍 | 第19-20页 |
| 2.3.1 SQLAlchemy | 第19-20页 |
| 2.3.2 SQLite3 | 第2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3. 可行性及需求分析 | 第22-27页 |
| 3.1 技术要求及运行环境 | 第22页 |
| 3.2 可行性分析 | 第22-24页 |
| 3.2.1 技术可行性 | 第22-23页 |
| 3.2.2 经济可行性 | 第23页 |
| 3.2.3 操作可行性 | 第23-24页 |
| 3.3 功能需求 | 第24-25页 |
| 3.3.1 功能模块描述 | 第24页 |
| 3.3.2 功能总体架构 | 第24-25页 |
| 3.4 ITIL在系统运维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4. 系统设计 | 第27-38页 |
| 4.1 主要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 4.1.1 权限管理模块 | 第27页 |
| 4.1.2 基础架构模块 | 第27-28页 |
| 4.1.3 运维操作模块 | 第28-29页 |
| 4.2 数据库设计 | 第29-37页 |
| 4.2.1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29-32页 |
| 4.2.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32-37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5. 运维数据回测模型 | 第38-44页 |
| 5.1 SVM模型分析 | 第38-39页 |
| 5.2 SMO算法分析 | 第39-41页 |
| 5.3 利用核函数进行优化 | 第41-42页 |
| 5.4 实验与结果 | 第42-4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6. 系统实现 | 第44-61页 |
| 6.1 数据库配置 | 第44-45页 |
| 6.2 系统脚本调用 | 第45-47页 |
| 6.3 部署与状态管理 | 第47-48页 |
| 6.4 权限管理 | 第48-50页 |
| 6.4.1 角色管理 | 第48页 |
| 6.4.2 权限管理 | 第48-50页 |
| 6.5 基础架构 | 第50-53页 |
| 6.5.1 物理架构 | 第50-51页 |
| 6.5.2 逻辑架构 | 第51-53页 |
| 6.6 运维操作 | 第53-59页 |
| 6.6.1 RESTful服务接口 | 第53-54页 |
| 6.6.2 工作流 | 第54-57页 |
| 6.6.3 Task Manager模块 | 第57页 |
| 6.6.4 Sys Manager模块 | 第57-58页 |
| 6.6.5 Sys Monitor模块 | 第58页 |
| 6.6.6 Message Queue模块 | 第58-59页 |
| 6.7 辅助功能模块 | 第59-60页 |
| 6.7.1 运维数据回测 | 第59页 |
| 6.7.2 Web Shell | 第59-60页 |
| 6.7.3 日志系统 | 第60页 |
| 6.8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7.1 项目总结 | 第61页 |
| 7.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