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平面磨床设计质量及其评价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次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内容提要 | 第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精密平面磨床及其关键技术 | 第13-16页 |
·平面磨床的种类和组成 | 第13-14页 |
·精密平面磨床的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精密平面磨床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 第15-16页 |
·设计质量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质量及设计质量 | 第16-17页 |
·设计质量的形成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设计质量评价现状 | 第20-21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1-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设计质量形成及传递规律 | 第24-43页 |
内容提要 | 第24页 |
·引言 | 第24页 |
·新产品设计过程 | 第24-27页 |
·设计质量形成及其传递模型 | 第27-31页 |
·产品设计质量信息的特点 | 第27-28页 |
·设计质量形成及其传递模型 | 第28-30页 |
·设计质量信息传递中的质量损失 | 第30-31页 |
·设计质量的映射与分解方法 | 第31-42页 |
·设计域的映射与分解方法 | 第31-32页 |
·用户需求到性能需求的映射 | 第32-36页 |
·功能需求、设计参数和工艺变量间的映射 | 第36-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3-57页 |
内容提要 | 第43页 |
·引言 | 第43页 |
·设计质量评价过程 | 第43-45页 |
·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5-50页 |
·指标体系与建立原则 | 第45-47页 |
·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47-48页 |
·精密平面磨床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8-50页 |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第50-53页 |
·指标标准化概念及应遵循的原则 | 第50页 |
·基于乐观系数决策法的定性指标定量化方法 | 第50-52页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52-53页 |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 第53-56页 |
·权重确定方法分析与比较 | 第53-55页 |
·基于联系度的层次分析法权重系数改进模型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精密平面磨床设计质量评价 | 第57-74页 |
内容提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57页 |
·设计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 第57-6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57-59页 |
·基于满意度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59-63页 |
·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 第63-65页 |
·精密平面磨床设计质量评价 | 第65-73页 |
·设计方案评价 | 第65-69页 |
·设计过程中的质量评价 | 第69-70页 |
·设计质量综合评价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精密平面磨床设计质量评价系统 | 第74-81页 |
内容提要 | 第74页 |
·引言 | 第74页 |
·原型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 第74-76页 |
·系统架构分析 | 第74-75页 |
·系统框架设计 | 第75-76页 |
·原型系统功能设计 | 第76-77页 |
·实例运行分析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内容提要 | 第81页 |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