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7-8页 |
| 1.2 关于普罗普的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2 普罗普民间文学理论:故事形态学 | 第13-21页 |
| 2.1 理论建构:故事形态学的创立 | 第13-16页 |
| 2.2 理论核心:功能结构序列模式 | 第16-21页 |
| 3 故事形态学的形式主义特征 | 第21-27页 |
| 3.1 类同性的故事形式 | 第21-22页 |
| 3.2 文本中心的观点 | 第22-23页 |
| 3.3 重要的程序要素 | 第23-25页 |
| 3.4 实证与内部的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 4 故事形态学的形式主义特征的渊源 | 第27-36页 |
| 4.1 研究与排列方式的缘起:结构语言学 | 第27-31页 |
| 4.2 形态学的源头:植物形态学 | 第31-33页 |
| 4.3 功能项的起源:情节诗学 | 第33-36页 |
| 5 故事形态学的形式主义特征的理论延展 | 第36-43页 |
| 5.1 结构神话学:故事的基本单位与其结合形式 | 第36-40页 |
| 5.2 结构叙事学:叙事文本的要素与结构 | 第40-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