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2页 |
1.1 电化学发光 | 第13-22页 |
1.1.1 电化学发光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1.1.2 电化学发光的特点 | 第14页 |
1.1.3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反应原理 | 第14-17页 |
1.1.4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类型 | 第17-19页 |
1.1.5 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 第19-22页 |
1.2 分子印迹技术 | 第22-27页 |
1.2.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 | 第23-24页 |
1.2.2 分子印迹技术的制备方法 | 第24-25页 |
1.2.3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 第25-27页 |
1.3 功能化纳米材料 | 第27-31页 |
1.3.1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1.3.2 量子点在电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1.3.3 氧化铈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31页 |
1.4 本论文的整体构思与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2页 |
第二章 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对多巴胺的超灵敏检测 | 第42-64页 |
2.1 引言 | 第42-4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3-46页 |
2.2.1 仪器与设备 | 第43页 |
2.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43-44页 |
2.2.3 多壁碳纳米管的羧酸化预处理 | 第44页 |
2.2.4 制备电极AuNPs/MWCNTs/GCE | 第44-45页 |
2.2.5 MIP/QDs/AuNPs/MCNTs/GCE电极的制备 | 第45页 |
2.2.6 构建MIP-ECL生物传感器 | 第45-46页 |
2.2.7 实际样品血清的预处理 | 第4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7页 |
2.3.1 MWCNTs和CdSeTe/ZnS QDs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46-48页 |
2.3.2 制备MIP/QDs/AuNPs/MWCNTs/GCE电极 | 第48-49页 |
2.3.3 不同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49-50页 |
2.3.4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第50-52页 |
2.3.5 MIP-ECL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发光的机理 | 第52-53页 |
2.3.6 MIP-ECL生物传感器制备条件的影响 | 第53-55页 |
2.3.7 MIP-ECL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 第55-57页 |
2.3.8 利用MIP-ECL生物传感器对血清中多巴胺的检测 | 第5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第三章 基于rGO@AuNPs负载CeO_2纳米材料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研制 | 第64-87页 |
3.1 前言 | 第64-6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3.2.1 仪器与设备 | 第65页 |
3.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65-66页 |
3.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66页 |
3.2.4 不同形状和氧空位密度氧化铈的制备 | 第66-67页 |
3.2.5 氧化铈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第67页 |
3.2.6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第67-68页 |
3.2.7 酪氨酸的检测 | 第6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8-80页 |
3.3.1 不同形貌CeO_2的形态学表征 | 第68-69页 |
3.3.2 不同形貌CeO_2的电化学发光性能 | 第69-70页 |
3.3.3 不同氧空位密度的棒状氧化铈的电化学发光性能 | 第70-71页 |
3.3.4 不同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71-73页 |
3.3.5 氧化铈电化学发光的机理 | 第73-74页 |
3.3.6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74-75页 |
3.3.7 不同条件对氧化铈电化学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75-76页 |
3.3.8 该传感器可检测酪氨酸的机理 | 第76-77页 |
3.3.9 该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第77-79页 |
3.3.10 对血清中酪氨酸的检测 | 第79-8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第四章 基于CeO_2修饰的CdSeTe/ZnS量子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检测 | 第87-106页 |
4.1 前言 | 第87-8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8-91页 |
4.2.1 仪器与设备 | 第88页 |
4.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88页 |
4.2.3 不同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88-89页 |
4.2.4 MIP-ECL传感器的构建 | 第89-90页 |
4.2.5 利用DPV技术对2,4-D的检测 | 第90页 |
4.2.6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第90-9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0页 |
4.3.1 分子印记聚合物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电化学测试 | 第91页 |
4.3.2 分子印记聚合物薄膜制备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91-92页 |
4.3.3 不同材料的紫外表征 | 第92-93页 |
4.3.4 不同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93-94页 |
4.3.5 不同形状CeO_2对该体系的催化 | 第94-95页 |
4.3.6 CeO_2对QDs/K_2S_2O_8电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机理 | 第95-96页 |
4.3.7 不同实验条件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96页 |
4.3.8 利用DPV技术对2,4-D的检测 | 第96-97页 |
4.3.9 利用构建的ECL传感器对2,4-D的检测 | 第97-99页 |
4.3.10 对果皮中2,4-D的检测 | 第99-10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