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式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治安 | 第18页 |
2.1.2 社会治安治理 | 第18页 |
2.1.3 政法系统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页 |
2.2.2 公民社会理论 | 第19-20页 |
2.2.3 社会冲突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海安市社会治安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1-31页 |
3.1 海安市社会治安治理目前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第21-24页 |
3.1.1 采取的举措 | 第21-23页 |
3.1.2 取得的成效 | 第23-24页 |
3.2 海安市社会治安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8页 |
3.2.1 打击刑事犯罪不力 | 第24-26页 |
3.2.2 信访案件久调不结、案件积压 | 第26-27页 |
3.2.3 治理人员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 | 第27页 |
3.2.4 不同治理部门间缺乏有效合作 | 第27-28页 |
3.3 海安市社会治安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3.3.1 治理理念落后 | 第28-29页 |
3.3.2 治理体系不健全 | 第29-30页 |
3.3.3 专业人才队伍缺失 | 第30-31页 |
第4章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社会治安治理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1-41页 |
4.1 国外地区社会治安治理典型举措 | 第31-34页 |
4.1.1 英国第四次警务革命后的社会治安治理 | 第31-32页 |
4.1.2 法国街区议事会制度下的社会治安治理 | 第32-33页 |
4.1.3 新加坡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治安治理 | 第33-34页 |
4.2 国内地区的社会治安治理典型举措 | 第34-37页 |
4.2.1 天津西青区的“4332”社会治安治理 | 第34-35页 |
4.2.2 深圳盐田区的“一会二站”社会治安治理 | 第35-36页 |
4.2.3 上海杨浦区的“四级网格”社会治安治理 | 第36-37页 |
4.3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社会治安治理的经验借鉴 | 第37-41页 |
4.3.1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37-38页 |
4.3.2 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 | 第38页 |
4.3.3 开放的社会结构功能 | 第38-39页 |
4.3.4 强化居民参与治理 | 第39页 |
4.3.5 专业化的治理队伍 | 第39-41页 |
第5章 进一步加强南通海安市社会治安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41-50页 |
5.1 树立预防为主的工作思想 | 第41-42页 |
5.1.1 转变重打轻防的观念 | 第41页 |
5.1.2 坚持党政主导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5.1.3 明确社会治安治理目标任务 | 第42页 |
5.2 强化社会治安治理体系建设 | 第42-45页 |
5.2.1 构建社会矛盾化解体系 | 第43页 |
5.2.2 构建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 第43-44页 |
5.2.3 构建重点人群社会帮助体系 | 第44-45页 |
5.3 进行社会治安治理主体创新 | 第45-47页 |
5.3.1 坚持服务发展理念 | 第45页 |
5.3.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第45-46页 |
5.3.3 坚持高点定位 | 第46-47页 |
5.4 积极构建高效治理体系 | 第47-50页 |
5.4.1 全力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新体系 | 第47-48页 |
5.4.2 引进专业领域人才提高社会治安治理队伍素质 | 第48页 |
5.4.3 加强联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