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3页 |
1.2.1 多波束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多波束散射强度数据角度响应改正 | 第11-13页 |
1.2.3 多波束声呐图像镶嵌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多波束声呐工作原理及其数据预处理 | 第15-38页 |
2.1 多波束声呐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2 多波束实验数据 | 第16-18页 |
2.2.1 数据获取 | 第16-17页 |
2.2.2 多波束声呐技术指标 | 第17-18页 |
2.3 多波束散射强度数据处理流程 | 第18-19页 |
2.4 原始数据解码 | 第19-20页 |
2.5 基于声速剖面的声线跟踪 | 第20-24页 |
2.5.1 基于层内常声速的声线跟踪 | 第21-23页 |
2.5.2 基于层内常梯度的声线跟踪 | 第23-24页 |
2.6 动态空间归位 | 第24-27页 |
2.6.1 基阵坐标系下波束脚印空间归位 | 第25-26页 |
2.6.2 大地坐标系下波束脚印空间归位 | 第26-27页 |
2.7 散射强度采样点数据综合提取 | 第27-30页 |
2.7.1 等间距波束发射模式下采样点提取 | 第28-29页 |
2.7.2 等角度波束发射模式下采样点提取 | 第29-30页 |
2.8 散射强度数据预处理 | 第30-32页 |
2.8.1 声呐方程 | 第31页 |
2.8.2 散射强度值补偿 | 第31-32页 |
2.9 多波束成像及其图像处理 | 第32-37页 |
2.9.1 地理编码 | 第33-34页 |
2.9.2 图像重采样 | 第34-36页 |
2.9.3 声呐图像去噪 | 第36-37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角度响应改正 | 第38-60页 |
3.1 散射模式及其角度响应机理 | 第38-41页 |
3.1.1 角度响应机理及影响 | 第38页 |
3.1.2 角度响应参数 | 第38-39页 |
3.1.3 KongsbergEM系列数据角度响应改正模型 | 第39-41页 |
3.2 顾及高入射角的角度响应改正方法 | 第41-48页 |
3.2.1 平均散射强度数据获取 | 第41页 |
3.2.2 高斯拟合 | 第41-42页 |
3.2.3 角度响应模型参数提取 | 第42-45页 |
3.2.4 顾及高入射角的角度响应改正模型 | 第45-46页 |
3.2.5 自适应参数选取分析 | 第46-48页 |
3.3 基于高斯拟合的角度响应改正方法 | 第48-50页 |
3.3.1 角度响应参数选取 | 第49页 |
3.3.2 角度响应曲线获取 | 第49-50页 |
3.3.3 角度响应改正 | 第50页 |
3.4 角度响应改正流程 | 第50-51页 |
3.5 实验与分析 | 第51-59页 |
3.5.1 角度响应改正实验 | 第51-54页 |
3.5.2 角度响应改正精度评估 | 第54-58页 |
3.5.3 两种角度响应改正方法比较 | 第58-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多波束声呐图像镶嵌 | 第60-72页 |
4.1 基于特征匹配的多波束声呐图像镶嵌理论 | 第60-62页 |
4.1.1 传统多波束声呐图像镶嵌方法 | 第60-61页 |
4.1.2 图像配准方法 | 第61-62页 |
4.1.3 图像镶嵌方法 | 第62页 |
4.2 SURF配准算法 | 第62-66页 |
5.2.1 特征点检测 | 第63-64页 |
5.2.2 特征点描述 | 第64-66页 |
5.2.3 特征点匹配 | 第66页 |
4.3 基于SURF的多波束声呐图像配准 | 第66-67页 |
4.4 实验与分析 | 第67-70页 |
4.4.1 SURF配准实验 | 第67-70页 |
4.4.2 实验分析 | 第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5.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72-74页 |
5.2 展望与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