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2页 |
1.1 中国对虾概述 | 第14-15页 |
1.1.1 中国对虾生物学分类与自然分布 | 第14页 |
1.1.2 中国对虾养殖产业现状 | 第14-15页 |
1.1.3 对虾育种技术概述 | 第15页 |
1.2 间接遗传效应概述 | 第15-21页 |
1.2.1 社会交互与间接遗传效应 | 第15-16页 |
1.2.2 间接遗传效应的评估 | 第16-19页 |
1.2.3 间接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限制投喂配合饲料模式下中国对虾体重的间接遗传效应分析 | 第22-3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2 实验设计 | 第23页 |
2.1.3 养殖管理及性状测试 | 第23-24页 |
2.1.4 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2.2.1 描述性统计 | 第25-27页 |
2.2.2 方差组分与遗传参数 | 第27-28页 |
2.3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限制投喂鲜活饵料模式下中国对虾体重的间接遗传效应分析 | 第30-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3.1.2 实验设计 | 第31页 |
3.1.3 养殖管理及性状测试 | 第31-32页 |
3.1.4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3.2.1 描述性统计 | 第33-35页 |
3.2.2 方差组分与遗传参数 | 第35-36页 |
3.3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限制投喂鲜活饵料模式下中国对虾竞争性能与存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 第38-4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4.1.2 多家系多分组模式实验设计 | 第38-39页 |
4.1.3 高低IGE组对照模式实验 | 第39页 |
4.1.4 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4.3 讨论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多家系多分组测试模式与经典混合测试模式中国对虾收获体重相关性分析 | 第44-4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5.1.1 多家系多分组模式实验设计 | 第44页 |
5.1.2 混合养殖模式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5.1.3 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6页 |
5.3 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研究的课题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