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典、药方集(处方集)、药物鉴定论文--药物鉴定论文--药物检验论文

五种口服固体制剂主辅料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3-15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第15-19页
        1.2.1 近红外光谱技术简介第15-16页
        1.2.2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第16-17页
        1.2.3 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第17-19页
    1.3 近红外定量中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第19-21页
        1.3.1 光谱预处理第19页
        1.3.2 变量选择第19-20页
        1.3.3 定量分析方法第20-21页
    1.4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定量中的应用第21-23页
第2章 阿奇霉素片定量分析的研究第23-34页
    2.1 仪器与材料第23页
        2.1.1 仪器第23页
        2.1.2 试剂第23页
        2.1.3 材料第23页
    2.2 方法第23-25页
        2.2.1 样本的制备第23-24页
        2.2.2 样本参考浓度的确定第24页
        2.2.3 近红外光谱采集第24-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3页
        2.3.1 Kennard-Stone法样品分集第25-26页
        2.3.2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第26-27页
        2.3.3 蒙特卡洛-无信息变量消除筛选特征变量第27-29页
        2.3.4 偏最小二乘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2.3.5 近红外定量模型的验证第31-32页
        2.3.6 HPLC测定主药阿奇霉素的含量第32-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尼莫地平片定量分析的研究第34-43页
    3.1 仪器与材料第34页
        3.1.1 仪器第34页
        3.1.2 材料第34页
    3.2 方法第34-35页
        3.2.1 样本的制备第34页
        3.2.2 样本参考浓度的确定第34-35页
        3.2.3 近红外光谱采集第35页
        3.2.4 数据处理第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1页
        3.3.1 异常样本的剔除第35-36页
        3.3.2 样品集的划分第36页
        3.3.3 光谱预处理第36-37页
        3.3.4 主成分数的选择第37页
        3.3.5 偏最小二乘校正模型的建立第37-39页
        3.3.6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3.3.7 近红外定量模型的验证第41页
    3.4 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硝苯地平片定量分析的研究第43-56页
    4.1 仪器与材料第43页
        4.1.1 仪器第43页
        4.1.2 材料第43页
    4.2 方法第43-44页
        4.2.1 样本的制备第43页
        4.2.2 近红外光谱采集第43-44页
        4.2.3 数据处理第4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4-55页
        4.3.1 DUPLEX法划分样品集第44-45页
        4.3.2 不同优选区间定量模型的建立第45-54页
        4.3.3 硝苯地平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模型的建立第54页
        4.3.4 近红外定量模型的验证第54-55页
    4.4 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叶酸片定量分析的研究第56-64页
    5.1 仪器与材料第56页
        5.1.1 仪器第56页
        5.1.2 材料第56页
    5.2 方法第56-57页
        5.2.1 样本的制备第56页
        5.2.2 近红外光谱采集第56-57页
        5.2.3 数据处理第5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7-63页
        5.3.1 蒙特卡洛交叉验证法用于异常样本剔除第57-59页
        5.3.2 样品集划分第59页
        5.3.3 标准正态变换变量和多元散射校正处理光谱第59-60页
        5.3.4 加权回归系数选择特征变量第60页
        5.3.5 校正模型建立第60-62页
        5.3.6 近红外定量模型的验证第62-63页
    5.4 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吲达帕胺片定量分析的研究第64-73页
    6.1 仪器与材料第64页
        6.1.1 仪器第64页
        6.1.2 材料第64页
    6.2 方法第64-65页
        6.2.1 样本的制备第64页
        6.2.2 近红外光谱采集第64-6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5-72页
        6.3.1 杠杆值结合化学误差剔除异常样本第65-66页
        6.3.2 样品分集第66页
        6.3.3 主因子数的选择第66-67页
        6.3.4 校正模型的建立第67页
        6.3.5 模型结果相关性图第67-71页
        6.3.6 近红外定量模型的验证第71-72页
    6.4 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英文缩写第79-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秋葵茎的成分筛查及多糖活性研究
下一篇:熊果酸固体分散剂体外溶出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