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双元性创新能力生成机制探研--基于跨组织的视角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2.1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 | 第13-19页 |
2.1.1 大数据与传统商业银行 | 第13-14页 |
2.1.2 云计算与传统商业银行 | 第14-16页 |
2.1.3 开放银行 | 第16-17页 |
2.1.4 城市商业银行互联网化概述 | 第17-19页 |
2.2 双元性创新理论 | 第19-23页 |
2.2.1 双元性创新定义 | 第19-20页 |
2.2.2 跨组织的双元性创新 | 第20-21页 |
2.2.3 双重双元性创新模型 | 第21页 |
2.2.4 城市商业银行的双元性创新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3-26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2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3.2.1 案例研究 | 第23-24页 |
3.2.2 深度访谈 | 第24-25页 |
3.2.3 扎根理论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城市商业银行双元性创新能力生成探索性研究 | 第26-50页 |
4.1 案例背景 | 第26-28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28-33页 |
4.2.1 开放性编码 | 第28-30页 |
4.2.2 主轴编码 | 第30-32页 |
4.2.3 选择性编码 | 第32-33页 |
4.3 案例研究 | 第33-46页 |
4.3.1 结构性双元 | 第33-43页 |
4.3.2 情境性双元 | 第43-46页 |
4.4 城商行双元性创新能力理论模型构建 | 第46-50页 |
4.4.1 城商行的结构性双元 | 第47-48页 |
4.4.2 城商行的情境性双元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果讨论 | 第50-54页 |
5.1 创新组合随资产规模呈现差异性 | 第50-51页 |
5.2 对外合作能够最大化激进型创新 | 第51-52页 |
5.3 对外合作能够加速渐进型探索 | 第52-53页 |
5.4 对外合作能够形成双元性情境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54-58页 |
6.1 研究发现 | 第54-56页 |
6.1.1 城商行的结构性双元 | 第54-55页 |
6.1.2 城商行的情境性双元 | 第55-56页 |
6.2 理论贡献 | 第56页 |
6.3 对策建议 | 第56-57页 |
6.4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附录Ⅰ 访谈提纲 | 第64-65页 |
附录Ⅱ 项目层面的案例清单 | 第65-66页 |
附录Ⅲ 使用Nvivo11软件进行一级编码截图 | 第66-67页 |
附录Ⅳ 情境性双元的部分开放性编码示例 | 第67-69页 |
附录Ⅴ 情境性双元的部分主轴编码示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