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民事案件事实审与法律审探析--以Z市L法院陪审员试点工作为分析样本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民事案件法律审与事实审概述第13-21页
    第一节 法律审与事实审的基本内涵和划分标准第13-15页
        一、法律审与事实审的基本内涵第13-14页
        二、划分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标准第14-15页
    第二节 陪审员同时参与事实审和法律审存在的问题第15-18页
        一、难以真正实现陪审员制度追求公正的价值目的第16-17页
        二、不可避免的专业壁垒容易造成“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第17-18页
    第三节 人民陪审审理范围界定的价值分析第18-21页
        一、弥补司法逻辑与生活经验的隔阂第18-19页
        二、契合不同审级诉求的差异第19-20页
        三、优化具体的司法机制第20-21页
第二章 陪审员参与民事案件事实和法律审的试点评析第21-27页
    第一节 全国各地法院试点概况第21-23页
    第二节 Z市L法院试点存在的问题第23-27页
        一、庭前会议形如虚设第24-25页
        二、审判长参审流程指导制度操作性不强第25页
        三、合议庭议事规则效果不明显第25-27页
第三章 陪审员参与民事案件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实例管窥第27-32页
    第一节 2市L法院案例阐析第27-29页
    第二节 问题分析第29-32页
        一、适用标准上的困难: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规则基本空白第29-30页
        二、适用主体上的困难:人民陪审员自身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矛盾第30页
        三、适用模式上的困难:审判组织结构形式有所脱节第30-31页
        四、适用结果上的困难:人民陪审员的裁决缺乏权威性第31-32页
第四章 构建事实审和法律审分离机制的具体构想第32-45页
    第一节 职能定位第32-35页
        一、明确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初步界限第33页
        二、区分案件类型第33-34页
        三、区分案件影响第34-35页
        四、区分陪审模式第35页
    第二节 制度设计第35-42页
        一、构建法官指引制度第35-38页
        二、完善合议庭评议制度第38-41页
        三、推动裁判文书改革第41-42页
    第三节 配套措施第42-45页
        一、规范人民陪审员遴选方式第42-43页
        二、优化人民陪审员分类考核第43-44页
        三、健全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要件事实分析法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以民间借贷纠纷诉讼为例
下一篇:福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