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12铝合金缺口件高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材料疲劳与疲劳断裂理论 | 第12-19页 |
1.2.0 金属材料的S-N曲线 | 第12-13页 |
1.2.1 疲劳极限图 | 第13-14页 |
1.2.2 缺口应力集中理论 | 第14-16页 |
1.2.3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16-18页 |
1.2.4 疲劳裂纹萌生微观机理 | 第18-1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高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讨论及优化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名义应力法 | 第21-25页 |
2.2.1 名义应力法的基本理论 | 第22-24页 |
2.2.2 名义应力法的讨论及优化 | 第24-25页 |
2.3 应力场强法 | 第25-32页 |
2.3.1 应力场强法的基本理论 | 第25-27页 |
2.3.2 疲劳损伤现象的解释 | 第27-29页 |
2.3.3 应力场强法的数值求解 | 第29-30页 |
2.3.4 应力场强法的讨论及优化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缺口件的高周疲劳寿命试验 | 第33-43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疲劳寿命试验机简介 | 第33-34页 |
3.3 2A12铝合金缺口试件的设计及制备 | 第34-36页 |
3.4 疲劳拉伸试验方案及结果 | 第36-42页 |
3.4.1 试验条件 | 第36-38页 |
3.4.2 试验程序 | 第38-39页 |
3.4.3 试验分组 | 第39-40页 |
3.4.4 试验结果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 第43-57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名义应力法预测效果评估及分析 | 第43-50页 |
4.2.1 毛面积名义应力法 | 第43-46页 |
4.2.2 净面积名义应力法 | 第46-50页 |
4.3 应力场强法预测效果评估及分析 | 第50-54页 |
4.4 预测效果的误差分析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