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概述 | 第9-16页 |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概况 | 第9-12页 |
一、我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沿革 | 第9-11页 |
二、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概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存废之争 | 第12-16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去罪论 | 第12-14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保留论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的疑难问题分析 | 第16-28页 |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体和客观方面 | 第16-25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体 | 第16-18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方式 | 第18-22页 |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 | 第22-24页 |
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危害结果 | 第24-25页 |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和主观方面 | 第25-28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资格认定 | 第25-27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观方面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28-36页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28-31页 |
一、第三方支付 | 第28-29页 |
二、第三方支付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分析 | 第29-31页 |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31-33页 |
一、P2P网络借贷 | 第31页 |
二、P2P网络借贷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节 众筹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33-36页 |
一、众筹 | 第33-34页 |
二、股权众筹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认定 | 第36-43页 |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罪 | 第36-39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委托理财的区别 | 第36-37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的界限 | 第37-39页 |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其他金融犯罪的区别 | 第39-43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 | 第39-41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 第41-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