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转化型抢劫罪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转化型抢劫罪的概述第10-15页
    第一节 转化型抢劫罪的概念和罪质第10-11页
        一、转化型抢劫罪的概念第10页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罪质第10-11页
    第二节 转化型抢劫罪的中外立法第11-13页
        一、转化型抢劫罪的中外立法概括第11页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中外立法比较第11-13页
    第三节 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价值第13-15页
        一、预防犯罪和暴力化第13页
        二、保全被害人人身权第13页
        三、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第13-15页
第二章 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第15-24页
    第一节 "盗窃、诈骗、抢夺"在转化型抢劫的定位第15-19页
        一、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罪量要求第15-17页
        二、其他犯罪行为转化为抢劫罪的可能性第17-19页
    第二节 “当场”在转化型抢劫罪中的认定第19-21页
        一、时空因素在转化型抢劫罪的意义第19-20页
        二、"当场"的认定第20-21页
    第三节 对"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理解第21-24页
        一、“暴力”、“胁迫”的程度第21-22页
        二、“暴力”、“胁迫”的对象第22-24页
第三章 转化型抢劫罪的未遂与既遂第24-32页
    第一节 转化型抢劫罪未遂情形之争第24-25页
        一、德日的判例与学说第24页
        二、我国学界的赞否两论及评析第24-25页
    第二节 转化型抢劫罪的着手第25-28页
        一、日本的身份犯与结合犯说第25-26页
        二、我国的形式客观说和实质客观说第26页
        三、"构成要件现实的迫切危险"说的合理性第26-28页
    第三节 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判断第28-32页
        一、日本事后抢劫罪的既遂标准第28-29页
        二、我国的前行为既遂说与普通抢劫罪既遂说第29-30页
        三、前行为既遂说的可取性及其适用第30-32页
第四章 转化型抢劫罪的共犯第32-37页
    第一节 日本事后抢劫罪共犯的学说第32-34页
        一、共犯与身份理论第32-33页
        二、承继的共犯理论第33-34页
    第二节 我国转化型抢劫罪共犯的认定第34-37页
        一、参与盗窃、诈骗或抢夺的共犯认定第34-35页
        二、中途参与暴力、胁迫行为的共犯认定第35-37页
结语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过失犯罪中的注意义务研究
下一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适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