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台湾本土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1977-1987)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9-10页
    1.3 研究现状第10-18页
        1.3.1 台湾新电影的研究第10-13页
        1.3.2 台湾小说改编电影的研究第13-15页
        1.3.3 相关小说作家的研究第15-16页
        1.3.4 相关导演的研究第16-18页
2 小说被改编的语境第18-34页
    2.1 经济语境第18-23页
        2.1.1 台湾本土第18-21页
        2.1.2 国际形势第21-23页
    2.2 业内语境第23-26页
        2.2.1 行业内政策变化第23-24页
        2.2.2 公司制度改变第24-25页
        2.2.3 电影人上行下效第25-26页
    2.3 文化语境第26-34页
        2.3.1 植根于文学第26-31页
        2.3.2 受流行文化影响第31-34页
3 电影对小说的回应第34-56页
    3.1 电影时空的凸显第34-49页
        3.1.1 时间可感性第34-38页
        3.1.2 空间形象化第38-49页
    3.2 人物性格的完善第49-51页
    3.3 现实主题的升华第51-56页
        3.3.1 小人物的生活无奈第51-52页
        3.3.2 金钱至上观的映射第52-54页
        3.3.3 女性意识的觉醒第54-56页
4 改编影片的视听运用第56-66页
    4.1 长镜头的细腻第56-57页
    4.2 音效的使用第57-63页
        4.2.1 歌曲的运用第58-60页
        4.2.2 音响效果第60-62页
        4.2.3 台词和画外音第62-63页
    4.3 蒙太奇的转换第63-66页
5 改编中导演风格的呈现第66-80页
    5.1 纪录片式平实质朴——侯孝贤第66-72页
        5.1.1 远景第66-68页
        5.1.2 窗框式构图第68-71页
        5.1.3 弱化高潮第71-72页
    5.2 故事片式细腻感人——陈坤厚、张毅、李行第72-76页
        5.2.1 陈坤厚第72-74页
        5.2.2 张毅第74-75页
        5.2.3 李行第75-76页
    5.3 社会片式针砭时弊——万仁、曾壮祥、王童第76-80页
        5.3.1 万仁第76-77页
        5.3.2 曾壮祥第77-78页
        5.3.3 王童第78-80页
6 影片改编的得失及影响第80-87页
    6.1 电影角度第80-82页
    6.2 小说角度第82-83页
    6.3 对之后台湾电影的影响第83-85页
    6.4 对小说改编电影的启示第85-87页
结语第87-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田沁鑫话剧作品女性形象研究
下一篇:韩国犯罪电影叙事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