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砂土中能量桩单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与承载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主要符号第16-17页
1 绪论第17-3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20页
    1.2 能量桩技术简介第20-2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第23-35页
        1.3.1 现场试验研究第23-27页
        1.3.2 模型试验研究第27-29页
        1.3.3 数值模拟研究第29-32页
        1.3.4 理论分析研究第32-35页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第35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5-39页
        1.5.1 主要研究内容第35-36页
        1.5.2 技术路线图第36-39页
2 温度变化下能量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研究第39-73页
    2.1 引言第39页
    2.2 模型试验概况第39-44页
        2.2.1 模型槽第39页
        2.2.2 桩周土体特性第39-40页
        2.2.3 模型桩制作第40-42页
        2.2.4 测试仪器的选择第42-43页
        2.2.5 温控系统与设备第43-44页
    2.3 工作荷载对能量桩传递机理影响第44-54页
        2.3.1 试验方案第44-47页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2.4 土体密实度对能量桩荷载传递机理影响第54-59页
        2.4.1 试验方案第54-56页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6-59页
    2.5 桩端、桩顶不同刚度约束对能量桩荷载传递机理影响第59-69页
        2.5.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简介第59-60页
        2.5.2 模型建立第60-63页
        2.5.3 数值模型的验证与分析第63-65页
        2.5.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5-69页
    2.6 环境温度变化对能量桩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9-70页
    2.7 本章小结第70-73页
3 不同埋管形式能量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对比研究第73-105页
    3.1 引言第73页
    3.2 不同埋管形式能量桩介绍第73-75页
    3.3 试验方案第75-78页
        3.3.1 试验工况第75-76页
        3.3.2 试验布置第76页
        3.3.3 试验过程第76-78页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8-103页
        3.4.1 桩体和土体温度变化规律第78-82页
        3.4.2 土体压力变化规律第82-87页
        3.4.3 桩体应变变化规律第87-91页
        3.4.4 桩体应力变化规律第91-95页
        3.4.5 桩体侧摩阻力变化规律第95-98页
        3.4.6 桩顶位移变化规律第98-101页
        3.4.7 桩顶倾斜度分析第101-103页
    3.5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4 多次温度循环作用下能量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研究第105-125页
    4.1 引言第105-106页
    4.2 试验方案第106-109页
        4.2.1 试验布置第106-107页
        4.2.2 试验过程第107-109页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09-122页
        4.3.1 桩体和土体温度变化规律第109-111页
        4.3.2 土体压力变化规律第111-114页
        4.3.3 桩体应变变化规律第114-116页
        4.3.4 桩体应力变化规律第116-118页
        4.3.5 桩顶位移发展规律第118-122页
    4.4 本章小结第122-125页
5 能量桩单桩极限承载特性与计算方法研究第125-155页
    5.1 引言第125-126页
    5.2 试验方案第126-130页
        5.2.1 试验布置第126-128页
        5.2.2 试验过程第128-130页
    5.3 不同温度作用下桩体的极限承载力研究第130-131页
    5.4 单次冷热循环下桩体的极限承载特性第131-133页
        5.4.1 干燥砂土荷载-沉降曲线第131-132页
        5.4.2 饱和砂中荷载-沉降曲线第132-133页
    5.5 多次冷热循环下桩体的承载特性第133-134页
        5.5.1 干燥砂土中多次冷热循环后荷载-沉降曲线第133-134页
        5.5.2 饱和砂土中多次冷热循环后荷载-沉降曲线第134页
    5.6 冷热循环荷载作用下桩体极限承载特性的对比分析第134-136页
    5.7 影响因子法第136-148页
        5.7.1 理论方法介绍第136-137页
        5.7.2 工程实例介绍第137-142页
        5.7.3 桩侧摩阻力影响性分析第142-145页
        5.7.4 桩端阻力影响性分析第145-148页
    5.8 修正β法第148-153页
        5.8.1 理论方法介绍第148-149页
        5.8.2 桩侧摩阻力测量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第149-151页
        5.8.3 基于现场试验的β值介绍第151-152页
        5.8.4 讨论与分析第152-153页
    5.9 本章小结第153-15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55-159页
    6.1 全文总结第155-157页
    6.2 本文创新点第157页
    6.3 今后工作的展望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5页
附录第175-176页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第175-176页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76页
    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重要学术会议第176页
    D.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选粉煤灰制备电磁功能集料与砂浆性能研究
下一篇:开孔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流阻及结霜性能研究